疫情防控早期,我市采取了停运公交、汽车客运等临时性管控措施,有效控制疫情传播。如今,随着企业复工复产步伐加快,我市火车、客运汽车、公交车等公共交通逐步全面恢复运营,为返岗复工人员提供出行便利。
随着公共交通逐渐繁忙,大街一改往日的冷寂,城市正在有序“苏醒”、恢复律动。2月24日至25日,记者实地走访邵阳火车站等地,看我市如何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城市公共交通管控体系,筑牢“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每一道防线,更好地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火车站:上座率保持50%,进出站均测体温
“麻烦站在这里,配合测量体温。”2月24日上午,记者刚走进邵阳火车站进站口,就被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拦住。一名负责体温检测的医务人员介绍,该站进站口安装了一台红外线测温仪,设备可迅速捕捉人体红外图像并通过电脑清晰显示,发现体温异常者会自动报警。这种体温测量方式不需要近距离接触人体,降低了感染风险。“所有进站人员必须体温正常,佩戴好口罩,否则我们将直接联系当地防疫部门或公安部门作进一步处理。”
邵阳火车站工作人员透露,当前,仅保留进站口作为该站唯一进入通道,所有进入人员包括车站工作人员都必须佩戴口罩,由进站口进入并接受体温测量。出站时,统一在出站口出站,也需测量体温。站内所有区域每天消毒3次,其中厕所、垃圾桶、电梯扶手等重点部位,进行不定时消毒。
邵阳火车站副站长陈爱良介绍,2月24日当天,邵阳火车站运行列车39列,停运36列。为防止乘客扎堆乘坐高铁出行,该站每天运行列车30余列,所有车次的上座率均设定为50%,确保每趟列车的坐席只售卖一半。“常态运输时,车站每天发送旅客9000余人,现在每天仅发送旅客3000余人”。
邵阳火车站提醒,目前车站运行的列车每天都有变化,计划乘坐火车出行的市民,最好提前购票后再前往车站乘车。酒精为违禁物品,乘坐火车时不允许携带。
客运站: 省市际客车恢复80%,乘客信息全记录
2月24日12时许,市区汽车南站发车区内,一辆开往新宁县的大巴上,乘务员正一一登记车上乘客信息。登记完毕,乘务员将信息登记表交至车站乘务室后,这辆客车才顺利发车。
汽车南站站务科负责人李超介绍,2月6日以来,汽车南站逐步恢复部分车次运营,在强化工作人员管控及车站公共区域、公共设施日常消毒等工作的基础上,该站制定了旅客进、出站流程,确保乘客行程可查询、可追溯。
车站要求,旅客必须佩戴口罩进入售票厅。在购票窗口,售票人员会对所有外省市区来邵人员做好相关信息登记,包括姓名、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等。进入候车区之前,旅客需出示车票,接受体温测量,体温正常方可进入候车室;上车后,要填写好乘客信息登记表。乘坐客车抵邵的人员下车前也需测量体温,外省市区来邵人员均需详细登记。
目前,除江苏、浙江、福建、广西、云南等地外,汽车南站跨省、省内市际、县际客运班线多数恢复运行,恢复线路达80%。为有效控制乘车人数,该站将所有跨省、市的车次售票率控制在50%以内。“由于当前出行人员较少,我们的市内班线只恢复了之前的50%,这些车次完全能够满足乘客需求,并且不会出现乘车拥挤现象。”李超说,车站每天运营时间为8时至20时,多数客车每天往返1趟,车站每天累计发送旅客300余人次。以往,车站每天发送旅客逾4000人次。
为充分掌握旅客出行需求,汽车南站开通了网上预约系统。如果市民想乘坐目前尚未恢复的客车路线,可在网上预约出行日期及目的地,如果当天车站有相应车次发出,车站工作人员会提前处理市民的预约信息,让市民顺利乘车。
公交车: 7条线路恢复运行,跑一趟消一次毒
2月3日,市区18路公交车率先恢复通行。截至2月25日,1路、18路、101路、102路、103路、7路、33路共7条公交线路恢复通行。其中,102路、103路公交线路所有公交车均恢复运行,其余线路70%的公交车恢复运行,市区每天运营公交车80余台。
邵阳扬子巴士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文龙介绍,该公司安排各分公司对员工进行了全面摸排,确保所有复工人员身体均无异常。各分公司每天对驾驶员进行2次体温测量,确定体温正常方可上岗。所有公交车当天发车前,均统一安排专人进行消毒,收车后再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公交车驾驶过程中,关闭中央空调,打开车窗保持通风。同时,要求乘客佩戴口罩后才能乘车,整个乘车过程不能摘下口罩,并与其他乘客保持适当距离。
“乘车高峰期,公交车内的乘客最多不超30人,不出现乘客无座位的现象。”李文龙表示,该公司每天对所有运行公交车进行客流监测,一旦发现某线路乘客增加,就尽快增加该线路公交车数量,缩短发车间隔时间,避免乘车人员拥挤。
当前,市区恢复通行的公交线路以邵阳经开区为重点,向城市各个方向延伸,方便复工人员上下班。李文龙透露,下阶段,市区公交车计划再恢复部分公交线路通行,争取实现城区各主街干道均有公交车通行,方便市民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