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县域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智慧天网” 为油茶产业护航
​点燃梦想 托起希望
面对面听诉求 实打实解民忧
靠勤劳的双手实现稳定脱贫
自主创新 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初心不改 匠心不怠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0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点燃梦想 托起希望
——新宁县精准扶贫系列报道之三
邵阳日报记者 兰绍华 通讯员 杨 坚 尹建国 唐海龙
 

“如果没有政策的扶持和大家的帮助,我就不能实现上大学的梦想。”今秋入学前,被武汉大学录取的新宁县黄龙镇朱元冲村贫困生陈佳说。

近年来,新宁县探索实施了“一生一档,全过程帮扶、全学段资助、全方位关爱、全覆盖就业”的“一档四全”教育扶贫模式。该县对全县329个自然村、17000多户建档立卡对象、3200多万元教育扶贫资金全部掌握在册,做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实现应学尽学、应补尽补。

构筑教育蓝图 情系贫困学子

“教育扶贫,解了困难家庭的燃眉之急,圆了孩子的求学之梦。”这是新宁县黄金瑶族乡学生家长们的心声。该乡48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子女,已全部实现入校就读。

近年来,新宁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精准发力教育扶贫,抓实学生资助、教育资源扩增、基层教师培训等工作,做到教育帮扶全覆盖,着力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

2019年秋季,新宁县发放学前教育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补助2923人计146.15万元;“两免”惠及义务教育所有学生74202人计462.1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在校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补助安排416.2万元,补助学生6995人,其中建档立卡4371人全部享受;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2516人计307.65万元,其中建档立卡1586人计237.9万元。该县还通过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等,助力脱贫攻坚。

该县通过“泛海助学行动”,资助农村建档立卡大学新生153人计76.5万元;“雨露计划”审核通过1288人,发放资金240.3万元;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入学资助项目资助275人计16万元。

该县通过全面开展中小学违规征订教辅材料专项整治等专项整治工作,切实减轻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对于非普惠性幼儿园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幼儿、义务教育阶段非寄宿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2019年秋季,由县财政整合涉农资金240.28万元,实施“两补齐”。

夯实千秋基业 实现校园蝶变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长期以来,新宁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补齐义务教育短板,改善办学条件。

截至2019年9月底,该县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101所;建设公办幼儿园21所,公办幼儿园实现乡镇全覆盖;完成教师公租房建设1176套。2018年至2020年,该县计划总投资11.212亿元,新建、改建、扩建56所中小学校,新增3.5万个学位。2018年,该县已完成投资4.2890亿元,新增学位11050个。2019年,全县投入资金2.2358亿元,改造薄弱学校166所。

该县加快城镇教育扩容,化解大班额。其中,投资1.59亿元新建的思源学校已投入使用;县二中高中攻坚计划投资3720万元,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截至今年9月,全县共消除义务教育超大班额班级398个,消除大班额班级790个,完成比居省市前列。

该县加强“三通两平台”建设,强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近三年,全县共投入2500万元,添置“班班通”、多媒体及电脑等设备,全县中小学校实现互联网全覆盖,光纤到校率达100%。

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好的师资。该县加大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力度,逐年增加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其中,2016年74名,2017年95名,2018年112名,2019年131名。近三年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543人、特岗教师152人。

教育扶贫惠民 托起脱贫希望

新宁县有效整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雨露计划”等培训资源,对青年农民、贫困户等免费实施“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精准培训,着力构建技能培训、外出务工与返乡创业良性互动的劳务输出新格局。

2018年以来,该县投资3200万元,改善县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条件。同时,以县职业技术学校为龙头,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转移培训,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贫困家庭“两后生”技能培训和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

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保障残疾儿童接受教育。该县重点抓实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确保保障经费到位,组织随班就读兼职教师集中培训。2019年,该县共有随班就读学生421人,送教上门学生125人,均落实到相关责任学校。该县还建立了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分类施策予以保障,并建立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力量相衔接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网络。

新宁县通过做细做实教育扶贫工作,点燃了贫困学子用知识、技能改变命运的梦想,托起了贫困家庭的脱贫希望。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