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风华正茂的刘芬芬响应上级号召,踏上了边远贫困地区的三尺讲台。28年来,他一直摸爬滚打在农村教育一线,以校为家、忘我工作,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呕心沥血。
2009年,刚刚调至廉桥镇二中任教的刘芬芬接手了因学风差而在全校出名的班级——75班。从接手那刻起,他就暗下决心:一定竭尽所能,用两年时间,把75班打造成“班风正、学风浓、成绩全镇一流”的班级。他把两岁的孩子寄在岳母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经过两年努力,75班成为镇二中最优秀的班级,毕业会考时班级综合成绩名列全镇第三名。由于成绩突出,刘芬芬也先后被提拔为镇二中团支部书记、副校长。
2008年,刘芬芬调任廉桥镇新廉小学校长。为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他利用“合格学校建设”的契机,先后争取100余万元资金改善办学条件。2009年,经省市验收,新廉小学成功创成廉桥镇第一所“省合格学校”。
2014年前后,太阳小学因各种原因而矛盾重重,刘芬芬临危受命,调任太阳小学校长。一上任,他就积极联系村“两委”以及太阳村有影响力的人士,取得他们的全力支持。同时以铁腕手段整顿学校内部,一举扭转教风学风,赢得了绝大多数家长的赞赏和支持。太阳小学各项工作很快走在了全镇前列。
2015年下半年,廉桥镇教育资源布局大调整,太阳小学撤并到廉桥镇中心小学。本可以有更好选择的他,又一次服从组织安排,调至徐家铺小学任校长。
当时的徐家铺小学,大批优秀教师和三分之二的学生都分流到了外校,学校成了“烫手的山芋”无人愿接,当地百姓意见很大。面对一批教师外调、留校教师年龄偏大、优质生源外流、周边矛盾丛生等诸多难题,刘芬芬没有退缩,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化困局为变局。
这四年,学校缺老师,他就主动担任数学、科学等学科的教学。由于身体超负荷运转,他的肾炎拖成了肾囊肿,不得不到医院手术,但出院后他没有休息一天,又投入到工作中去;这四年,他不断加强与教师的沟通,积极接纳教师的合理化建议,让教职员工一同管理学校,大大提高了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学校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四年,他对每一位学生都充满爱,让每一位学生在学校找到存在感和快乐感,还主动联系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争取物力和财力支持……四年的艰苦奋斗,让徐家铺小学发生了很大变化:老教学楼改造了、教师住房改造了、围墙和升旗台改造了、教师的办公条件也变好了……几年来,徐家铺小学先后获得“邵东县文明单位”“邵东县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邵东县平安学校”“廉桥镇中心学校绩效考核评估全面工作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教学质量也是稳步提升。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刘芬芬,一名扎根农村教育人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