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讴歌新时代 礼赞新中国
黄金瑶族乡:
坚持问题导向 抓好环境整治
以攻坚赶考的紧迫感提高司法绩效
不忘初心 缅怀父辈革命精神
李炯峰书法展开展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0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金瑶族乡:
昔日穷乡僻壤 今朝物阜民丰
邵阳日报记者 张 伟 通讯员 杨 坚 李 中 杨连松 实习生 肖 波
新宁县黄金瑶族乡一瞥。
 

黄金瑶族乡地处新宁县西南边陲,东与麻林瑶族乡相邻,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西南与城步苗族自治县毗连,距县城60公里。乡内地形复杂,属典型的高寒山区,海拔最高达1883米,人均耕地不到1亩。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因属高寒山区,全年只能种植一季中稻,旱地只能种植玉米、红薯、马铃薯等农作物。

1958年4月,新宁县黄金瑶族乡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瑶乡人民风雨兼程,勇往直前,谱写了民族地区团结和谐、发展繁荣的光辉篇章。

经济优先 因地制宜谋发展

9月26日,黄金瑶族乡桃林村5组脱贫户陈立乾在地里一边查看猕猴桃成熟情况,一边向记者讲起近年来通过政府帮助引种优质猕猴桃脱贫致富的故事。

60余岁的陈立乾一家4口分到的水田面积不到2亩,以前每年光靠种植水稻,家里的收入远远不够小孩上学和老母亲治病的开支,加之妻子患了尿毒症,生活十分困难。2014年,乡政府发动大家种植猕猴桃,陈立乾第一个站出来尝试。去年,他种植的猕猴桃通过乡镇干部帮助在电商平台销到了广州、浙江等地,赚了近5万元,由此摘掉了“贫困户”帽子。

通过这几年发展,桃林村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500余亩,村里还成立了猕猴桃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供苗、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等模式,带动村民一起致富。今年,该乡还争取项目资金建起了两座猕猴桃冷藏库,解决种植户的存储问题。

该乡依托黄金牧场和草山资源,大胆尝试“北鹿南养”,全乡发展梅花鹿养殖大户17家,养殖梅花鹿1200余头;利用南竹发展竹木加工企业11家,发展专业竹鼠养殖户120多户;因地制宜种植金银花、红豆杉、七叶一枝花、厚朴、玉竹等中药材2000余亩,种植猕猴桃230亩,反季节萝卜260亩,逐步形成“养殖、南竹、药材、果蔬”四大产业发展格局。

2018年该乡国民生产总值比1958年增长52倍,财政总收入比1958年增长120倍,农民人均收入比1958年增长75倍。

夯实基础 稳中求进促发展

建乡以来,黄金瑶族乡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以稳定促发展,始终把平安建设贯穿于发展之中。该乡政治安定,民族团结进步,先后荣获湖南省生态示范乡镇、湖南省安全生产示范乡镇、邵阳市文明乡镇、邵阳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乡镇等多项荣誉称号。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认真学习贯彻《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湖南省散居少数民族条例》等民族政策法规,始终与麻林等县内县外少数民族兄弟乡镇保持学习和友好交流,积极参与并举办湘粤桂边界护林联防会议,与周边乡镇开展友好经贸往来,民族关系融洽,互帮互助氛围浓厚。

改革开放以来,该乡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推进水电开发,建设装机容量600千瓦以上的水电站11个,实现户户通电。此外该乡还实行政府出资兴建、村组或农户自建等方式大力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户户实现安全饮水。

“原来出行靠步行,货物运输靠肩挑手提。1960年,新宁至黄金公路建成通车,2004年实现水泥硬化,2014年所有村完成通畅工程建设,至2018年完成村组道路硬化达71公里,实现中巴车每天发往新宁、城步、武冈三地,交通出行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该乡党委书记罗先武介绍,几十年来,该乡以黄金牧场为重点,打造风能发电观光、民俗风情旅游等亮点,着力建好新宁县“一体两翼”旅游发展大格局中的“南翼”。邮电通信、电视电话、移动网络将瑶乡与全国各地便捷地联系在一起,产业通过电商平台辐射全国各地,人均年收入年年攀升,瑶乡人民幸福指数稳步提升。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