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和特色
为了更好地抢抓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积极对接和融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近期,城步苗族自治县政协专题调研组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召开县直部门负责人和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城步推进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融合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形成了调研报告。
城步地处“两带”(长江经济带和珠三角经济带)、“两群”(长株潭城市群和北部湾城市群)之间,具备特色农产品和林木产品物产优势、山水交融的生态优势及特色浓郁的人文优势。该县加快推进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发挥“集群效应”,往南快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共享“一带一路”的机遇和红利。
城步拥有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的品牌效应,同时享有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县、商务部对口帮扶县、全省深度贫困县等帮扶政策。利用好这些政策机遇,政策叠加效应将十分明显。
随着武靖高速、武冈机场、边南公路建成,城龙高速、兴永郴赣铁路有望立项建设,全县区位条件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交通瓶颈逐步破解。
通过这几年持续用力、精准发力,城步特色产业布局基本形成,开放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和内部条件。
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和方向
近年来,城步把产业建设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努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以风电、奶业、园区产业、特色农产品、旅游业为龙头的产业发展格局。2018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41.37亿元,同比增长7.8%;规模工业企业达28家,年产值达18.2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4.07亿元,同比增长7.01%;实施重大产业项目11个,完成产业投资11.86亿元。
坚持绿色品牌,发展生态农业。独特的高山气候、无工业污染的生产环境,为城步发展高山无公害特色农业创造了天然条件。近年来,该县依靠独特地理优势做优特色农业,出台《特色农业产业扶持办法》,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基地化生产模式,至今已培育了8个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和23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获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青钱柳、药材、百合等特色农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逐步形成了乳业、风电、旅游、菜业、竹木业和中药材加工等富民产业。
瞄准转型升级,发展生态工业。近年来,该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先后关闭4家造纸厂、13家非法排污企业,淘汰20余个高能耗、高污染建设项目,停产整治项目13个,依法注销3家矿山企业。同时,着力发展生态产业和低碳经济,先后引进湘南山矿泉水、高新电子、生物制药等一批无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的新型工业。目前,该县工业经济开发区已升级为省级工业集中区,正申报国家级新能源示范区;湘商产业园加快建设,已完成标准化厂房建设6万平方米,入园企业达20家;生态工业经济得到强劲发展,形成了以食品加工、清洁能源、林产品加工、高新电子、医药化工等为支撑的产业格局。
围绕脱贫致富,发展电子商务。该县新建了电商产业孵化园,入驻企业17家;改建了电商服务中心、电商物流园,建成155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目前,全县电商企业已达30家,有淘宝店铺120个,京东等多家知名电商企业在城步设立服务中心,通过“公司+电商平台+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注重休闲康养,发展生态旅游。近年来,该县立足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一方面着力构建西部生态圈,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一方面以生态民俗文化为平台发展旅游产业,努力建成湖南生态文化旅游强县。该县以“六月六山歌节”节庆活动为媒,积极融入大湘西和大桂林两大旅游圈,现已成功举办21届。该县还与怀化通道、桂林龙胜、柳州三江等地签订框架协议,合作打造“中国大桂林·湘桂原生态风情节”节庆品牌。城步旅游业蓬勃发展,先后获评“中国最具影响力文化旅游百强县”及“中国区域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2018年接待游客24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8亿元。
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城步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困难,城步政协调研组提出了以下对策和建议。
加强对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和各部门都应该把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作为推进不断扩大开放合作的重中之重,纳入全局工作进行部署。领导要切实重视,实行“一把手”工程,形成承接产业转移的整体合力,确保抓出成效。要用足用好政策,通过财政扶持、金融促进、税收扶持等政策和生产要素倾斜配置,鼓励以专业产业园区的形式承接产业链或产业集群整体转移。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产业转移项目,优先用地预审,优先安排用电、用气、用水计划和指标,确保项目及时落地、按期投产。要强化项目跟踪,切实做好招商引资项目的后续服务工作,重大产业项目由各级政府领导牵头组成协调促进小组,安排专人跟踪,使之不仅能引进来,还能做大做强;各级商务、工商、财税等部门要经常联系走访引进企业,使企业办事得到最大的方便,发展得到最大的支持。要适应当前承接产业转移的要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推进队伍,面向全社会招聘人才、培育人才。要完善激励机制,把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成效作为对各级政府及部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为给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调研组建议,在落实少数民族地区和深度贫困县相关优惠政策的同时,要大力改善区位条件,尽快启动城步至龙胜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力争兴永郴赣铁路、张吉怀旅游高铁经过邵阳西部县市,并尽快立项、开工建设;全力保障项目用地,尽快落实深度贫困县用地报批优惠政策,并出台可操作性细则,进一步规范和明确招商项目及工业企业的节约用地和闲置土地盘活措施;努力加强人才建设,积极落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出台配套政策措施重视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倾力开展招商引资,建立长期稳定的招商引资机制和渠道,做好“筑巢引凤”工作;为企业融资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有力的支持。
为承接产业转移致力优化发展环境。调研组建议,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确立以开放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特别在招商引资问题上,要确立既要引得进、更要留得住的思想,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要抓好宣传,既要大力宣传来城步投资兴业的各种优惠政策和生态、资源优势,更要宣传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各种措施;要落实政策,根据新的形势制定和完善新的政策,一经承诺,就要确保不折不扣兑现,还要保持承诺政策的连续性。各级领导和部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从体制上解决办事环节多、效率低的问题,并建立对口帮扶责任制,主动为投资者及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