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4
 
习近平回到北京
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 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贺 信
桑德集团邵阳锂电池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
应急管理部来邵调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全市交通运输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6.99亿元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2019年10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邵东市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魏志刚 刘昭云 唐 冉 王建云
 

金秋九月,走进邵东市灵官殿镇耳石岭学校,三层的科教楼屹立在群山环绕间,孩子们的朗朗书声不时从这里传出。

说起学校近年来的变化,校长罗宇亮如数家珍:“从2014年到2018年,上级累计投入200多万元,加固了教学楼,新建了科教楼和围墙,配备了多媒体设备,维修了操场,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邵东各中小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邵东教育,从“有学上”迈入“上好学”,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奋进。

彰显教育优先发展理念

从2016年起,邵东通过公开招考、商调、培养免费师范生等途径补充了1913名“新鲜血液”,安排2610万元用于义务教育,保障了充足的教育经费,彰显了教育优先的发展理念。

为了打赢“消除大班额攻坚战”,2018年4月,邵东一次性成立11个指挥部,实现新增学位超6000个。2018年秋,包括城区学校在内,所有中小学新生班额下降至55人和50人。县域内729个超大班额全部“归零”,大班额实现了“零增长”。

同时,邵东树立全员抓质量、重质量、出质量的新思维,构建起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立德树人的新格局。学前教育实现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实现全面发展,高中教育注重内涵发展,职业教育加快特色发展。实施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学方法,注重完善促进学生发展的科学评价体系,多方位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长。

为构建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邵东借助561名“驻村辅警”,构建起“警校联盟”工作平台,实现了“借警驻校、校警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被省教育厅授予全市唯一的“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县(市区)”。

营造“纯粹教育”良好生态

近年来,邵东推行“纯粹教育”办学理念,坚持“教师回归初心、教育回归本源”,倡导教师秉承“教好书、育好人”的从教初心,努力营造一方纯粹的教育生态;通过公开评选和深入挖掘,推出了一批不忘纯粹初心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发挥了优秀教师的价值引领作用。他们当中,有以大爱之心智救煤气中毒学生家长的朱雄军、许卫东,有一人十年撑起一所乡村学校的李艳春,有用情与爱抒写教育之歌的全省“最可爱的乡村教师”赵玉莲,有爱生如子的“爹爹老师”曾建华,有吹响山村教育欢乐之歌的罗颢,有长年“以背为桥”接送学生上学的最美乡村教师刘力平,有情洒千里之外的援疆特级教师申玢彦……他们的优秀事迹,就是一部师德师风建设的“活教材”,引领和鼓舞着教育从业者不断前行。

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方面,邵东先后组建了涵盖全学段全学科的20个名师工作室,成立了“1+1+N”教师研修共同体,以“组队”学习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近3年来,超过1000人次教师在县级以上各种教学比赛、评比中获奖,教师专业水平显著提高。

促进教育快速优质发展

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离不开管理体制机制的深入改革。为了促进教育快速优质发展,邵东积极探索“学校吹哨,股室报到”管理模式,加强事前服务指导和事中监督管理;设置“阳光服务”专栏,公开办事流程,提供便捷的“网上办”“一次办”服务;简化民办培训机构设置、教师资格证申领等事项流程;畅通投诉渠道,做好阳光服务。2019年上半年,通过县长信箱等各种平台,回复230余封来信来访,办结率100%,满意率100%,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有序推进。

教育督导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也在稳步推进中,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送教到校、城乡手拉手、青蓝工程等活动,得到了全市中小学校的认同和推广。2017年,邵东获评全省唯一的“县域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示范县”,《县域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成为湖南省三个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典型案例之一。通过科学设置督学责任区,2018年9月,邵东创建为湖南省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

在教育优质发展方面,面对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稀缺,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邵东通过大力投资,建成了“三通两平台”,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为了让贫困学子和随迁子女有学可上,邵东出台了《“控流保学”工作方案》《关于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最大限度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邵东教育发展的70年,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教育改革史。在发展过程中,邵东以改革和创新为切入点和着力点,脚踏实地、稳步前行,不断激发教育事业的生机活力,促使教育事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3上一篇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