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壮丽七十年 奋斗新时代----北塔
3上一版  下一版4
 
资水潮涌千层浪 北塔崛起幸福城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2019年10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资水潮涌千层浪 北塔崛起幸福城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北塔区社会民生发展纪实
罗 俊 李爱国 呙奕州 曾 伟
绿树环绕、高楼耸立的宜居北塔。申兴刚 摄
北塔区党建365志愿服务联盟。
市中医医院医养中心北塔院区内,配备电动移位车的养老病房。申兴刚 摄
2014年,北塔区引进民间资本创办湘郡铭志学校,增加学位6000个,缓解城区中小学校的“大班额”问题。申兴刚 摄
 

“城市大了,人口越来越多了;道路宽了,出行越来越方便了;环境美了,生活越来越舒适了。”谈到北塔区的发展变化,槐树社区75岁的老人张耀华有着切身感受。建区22年来,北塔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百姓安居乐业享太平,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自1997年正式建区以来,北塔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从1998年的不到2.4亿元跃升到2018年的39.15亿元,年均增长13%;城乡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2046元增长到17507元;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了8.8倍、33.6倍和54倍;内联引资从2009年的16.05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82.96亿元,年均增长20%;2018年,全区城镇化率达到73.6%,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6%以上……在22年的历史进程中,北塔区谱写出了华美的乐章,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处处焕发出勃勃生机。

幸福,来自党建品牌的补钙铸魂

“党建工作和志愿服务结合起来,更加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而言,这些志愿服务者上门征求意见,帮助解决生活难题,为我们的生活筑起了一道‘保障网’,真是太感谢他们了!”在北塔区柘木社区365志愿服务联盟大厅内,居民张勇对着工作人员高兴地说道。

党的领导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党的十九大以来,北塔区委坚持将党建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走出了一条以党建为抓手、以创新为着力点的发展新路径,深入社区、深入群众,上门开展志愿服务,问计于需,帮助困难居民排忧解困,被干部群众形象地概括为“党建服务365天在行动”。

强化组织保障,突出主责主业。该区由区委书记仇珂静担任“365”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各级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明确党组织书记为专职负责人。同时,推行党员区级领导基层党建联点工作制、支部结对共建工作制、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制、党建工作成效考评制,构建“定责—调度—督导—考评”责任管控体系。

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该区还实行“党建+产业”模式,成立4支“党员招商小分队”,由区委主要领导挂帅,2018年签约引进8个过亿元项目,实现合同引资83亿元。该区还开展“支部建在项目上、身份亮在岗位上、党旗飘在工地上”主题活动,全年新建、续建39个产业项目,完成投资45亿元。

幸福,来自民生福祉的不断改善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中,北塔区委、区政府坚定不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改善民生福祉。

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该区坚持“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救助标准实现“两线合一”。城市低保标准由2012年的每人每年3600元提高到600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2012年的每人每年1400元提高到3720元。2012年以来,全区累计保障城乡低保对象63万人次、特困供养对象5000人次;实施医疗救助1.3万人次,临时救助1.7万人次;全区累计支出社会救助资金2.3亿元。

养老质量稳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北塔区先后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新建区级高品质、多功能老年人养护院1所,改扩建农村敬老院4所、村级“五保之家”3个、养老服务示范点20多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5个、村级农村幸福院十余个,同时,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模式,推进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无缝衔接,打造全市医养结合产业标杆,有效解决了区内重残重病、年老多病等老人的养老问题。

结对帮亲温暖人心。“刘干部,太谢谢你们了!我们社区马上就能喝上干净水了。”陈家桥乡万岁庙社区的熊爷爷一看到来走访的党员干部“亲戚”就立马上前寒暄起来。该社区居民的安全饮水问题是困扰当地多年的“老大难”问题。今年,在党员干部“亲戚”走访时,通过积极发动群众,实现区、乡、社区三级联动,完成了自来水管道改造,让居民们用上了安全、卫生、便利的自来水。

在北塔区新渡社区,“微心愿墙”上写满了社区居民各式各样的心愿,里面提出的要求不高,实现起来并不难,却能反映群众的呼声、百姓的诉求。亲戚越走越亲,情谊越聚越浓。今年以来,北塔区开展“结对帮亲”入户走访活动,区委书记仇珂静带头深入群众家中走访慰问,带领全区党员干部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截至目前,全区“结对帮亲”活动共收到群众建议意见3500多条,已解决问题或解释答复群众反映突出的意见建议458条。

幸福,来自教育事业的满园芬芳

一栋栋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一间间教室都装上了现代化教学设备,一批批莘莘学子在校园里茁壮成长……近年来,北塔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始终把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教育改革创新的首要任务,2016年在全市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称号,2018年获省政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表彰,2019年提前完成省定大班额消除任务,推动全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北塔区委、区政府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列入了“书记工程”。区委书记仇珂静多次强调优质教育打造、品牌学校建设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听取教育工作汇报,切实解决全面消除城区大班额、城乡教育一体化优质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区委副书记、区长刘贻银调研审定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多次调度推进,责成有关部门做好督办工作,有效推动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落实落地。

“现在农村学校不仅建得很漂亮,老师们也很优秀,教学质量越来越好,村里的娃娃再也不用扎堆去城里上学了。”北塔区居民李志强对此深有感触。

为推动全区城乡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近年来,北塔区投入25394万元,用于改善农村学校薄弱的办学条件,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学校建设,让农村学生不用择校,就近就能上好学校。同时,该区不断优化城区学校布局,新建、改建、扩建标准化学校5所、公办幼儿园2所。北塔区芙蓉学校已于今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设计办学规模为42个教学班级,可容纳近2000名学生,计划明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

幸福,来自政治生态的风清气正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塔区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成立区监察委员会,与区纪委合署办公,实现对全区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面覆盖。同时,深化纪委监委派驻机构改革,设立6个综合派驻纪检组,实现了对全区机关及乡(街道)派驻监督全覆盖。此外,出台了《关于建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抄告制度的通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分级负责的原则,促进抄告制度落细落实,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全面促进乡街道党(工)委、区直机关党委(组)落实“一岗双责”,切实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队伍自身建设呈现新面貌,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铁军”队伍进一步锤炼。北塔区制订严格的纪检监察干部行为规范、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及外出报备制度,强化纪检监察干部内部监督。该区对标上级要求,紧贴北塔实际,通过强化交流培训、优化人员配置、完善管理机制,努力实现区监委机构整合、人员融合、机制磨合,大力实施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干部全员培训,开设“清风讲堂”,通过邀请市纪委专家讲、班子成员带头讲、纪检干部互相讲的形式,提高了纪检干部开展纪律审查的能力、监督执纪问责的能力、依纪依法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能力。

幸福,来自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

建区以来,北塔区以“大综治”助推“大平安”,着力在“五化”上下功夫,群防群治队伍不断壮大,人防、物防、技防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治安日趋向好,全区实现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矛调手段多样化。该区建立区、乡、村三级矛调中心50个,建立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三调联动机制,在矛盾多发的劳动、医疗、交通等有关部门设立了相应调解室,建立了联调联动机制,每年调解矛盾纠纷300起左右,调解成功率达到99%以上,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办、难事不出区、矛盾不上交、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促进了社会和谐。

治安防控科技化。北塔区全力织好“人网”,狠抓巡逻防控队伍建设。全区建立快警、辅警、专聘的保安等政府力量“三位一体”防控模式,采用步巡和车巡相结合、武装巡逻等多种形式,实行错时错位巡逻。全区建立了46支“红袖章”义务巡逻队伍,参与巡逻的平安志愿者达1200余人,人防队伍不断壮大。该区还整合社会资源,将全区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的视频监控系统全部并入区综治中心视频监控平台,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最大化发挥科技防范的作用,有力地震慑了违法犯罪人员,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