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位于武冈经济开发区的武冈市永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生产控制线束。该公司入驻武冈经济开发区以来,产值保持每年15%的增长速度,企业发展日趋稳健。
近年来,武冈经济开发区主动对接、积极融入实施“135”工程和建设沪昆百里工业走廊,以“决心不动摇、工作不松劲、解决问题不懈怠”的作风和干劲,全力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
截至今年7月底,武冈经济开发区共引进项目77个,初步形成农副产品加工、电子电器机械与器材制造、新型建材等三大主导产业。今年上半年,该开发区完成技工贸总收入51.3亿元。
●全力以赴建平台
武冈经济开发区通过抢抓“135”工程机遇,按照“一核一带多点”布局,全力推进平台建设。随着湘商产业园区一期、二期及智能制造特色产业园、浙商产业园、保税仓物流园等一批重大产业基地相继建成或启动建设,该开发区产业承载力明显增强,力争2020年实现建成“200亿园区”的目标。
科学规划,建强基础。该开发区将湘商产业园区作为核心,重点发展智能制造、农副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截至今年7月,湘商产业园一、二期累计完成投资32亿元,建成标准厂房45.8万平方米,入驻企业53家,投产34家。其中,百威英博(武冈)啤酒已于今年1月投产,上海瑄斌科技总部迁入武冈,乡乡嘴、金福元等传统食品加工企业产能也不断发展壮大。
●不遗余力强支撑
强化政策支持。武冈市相继出台了《加快武冈湘商产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支持产业园区发展,并设立了2000万元/年的产业引导基金,减免企业税金1300余万元、工程报建费用3000万元以上,落实“135”工程厂房及租赁补贴资金2816万元。
强化要素保障。该市每个工业项目均组建征地拆迁专班,确保项目用地得到保障。累计征地1500多亩,拆迁房屋40余座,没有发生一起社会群体性事件。同时,每年为园区企业组织招聘会4次以上,累计招工6000余人;每年组织银企洽谈会不少于2次,为企业解决融资贷款1.43亿元。
●千方百计抓招商
武冈经济开发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产业发展的“生命工程”,在“三个结合”上下功夫,力求招商实效。
领导带头与全员参与相结合。该开发区把招商引资工作列为年度考核的重点,重大招商项目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坚持项目全程跟踪、一月一调度、半年一考核。节会招商和商会招商相结合。借力“沪洽周”、邵商大会等平台,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并重,构筑招商引资产业新高地。 “顶天立地”与“铺天盖地”相结合。既围绕智能制造、农副食品加工、新型建材等优势产业,紧盯3个“500强”招大引强,又针对发展需要积极引进中小微企业。今年,共引进科盛制造、顺达新材动力等规模工业企业7家,总投资12亿元。
●持之以恒优环境
武冈经济开发区始终坚持“服务是第一投资环境”的理念,出台《对接“北上广”优化大环境行动实施方案》,深化“放管服”改革。
该开发区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建立“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19个部门实现线上并联审批、103个事项“一次办结”。同时,建立企业服务中心,实施全程代办、限时办结,切实做到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全面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执行年”活动,出台“双随机”抽查方案、涉企检查备案制度,依法从重从快打击破坏投资环境的不法行为。此外,深入推进“五个一”结对帮扶机制,着力解决企业经营难题,帮助竣盛鞋业等6家企业解决了经营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