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
3上一版  下一版4
 
市直教育系统廉政教育党课在市资江学校开讲
“出售”学位实施诈骗,抓!
市迪航艺术高中举行军训开营仪式
绿茵赛场 踢出精彩
“市优秀德育工作者”罗华的学生情
我市“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增至15所
助梦远航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8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优秀德育工作者”罗华的学生情

邵阳日报记者 李超 实习生 尹铭晖 徐纯娇
 

自2004年从事教育工作,罗华先后担任市四中班主任、团委书记、办公室主任,现任市十一中德育副校长。不论在哪个岗位,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春蚕”“蜡炬”的精神警醒自己,用自己全部的爱去守护学生们的成长。今年3月,罗华被授予“邵阳市2018年度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者”光荣称号。

也许是工作使然,多年的班主任及德育工作经历,让罗华一直坚信“成才先成人”的道理,即便在语文教学中,罗华也始终坚持寓思想道德教育于教学中,努力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

在教《我与地坛》一课时,罗华让学生用心去品味母爱的无私与伟大,让学生学会感受爱,学会主动回报爱;在教《陈情表》一课时,让学生体会到文章字里行间所陈的“情”——孝情、忠情以及作者所面临的忠孝两难的处境,让学生学会感恩;在学生写作“直面挫折”这个命题作文时,罗华让学生在充分积累写作素材的基础上,了解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让他们了解挫折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让他们学会正确面对人生中的艰难困苦……

多年来,罗华养成了利用休息时间和学生交流的习惯,书信、QQ、微信等都成为师生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学生的作文、随笔、周记,更成为了罗华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重要途径。每当发现异常,罗华总是主动找到学生,帮助他们妥善解决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和问题,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有益指导。

“每次放假回家,我的心特别难受。这哪像是回到一个家啊,明明只是冷冰冰的房子——没有爱,没有温情。”一名学生的周记引起了罗华的注意。经过了解,原来这名学生父母离异,情绪非常低落。于是,罗华一次次找他谈心,鼓励他积极面对现实,乐观面对人生。他的语文成绩较差,罗华就坚持每个星期抽出两小时为他义务补课,最终,这名学生逐渐走出阴霾,顺利考上了二本院校。

学生小刘性格孤僻,经常和父亲顶嘴,父子关系十分紧张。罗华主动找小刘的家长沟通,还经常和小刘谈心,让他学会替父亲着想,换位思考。在小刘所有的随笔、作文中,罗华都留下了大段的批注,有时还单独找他面批。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刘的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人也开朗了很多,甚至还主动找到罗华请教。后来,小刘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本高校。

15年的育人工作,罗华始终保持一颗仁爱之心,把学生看做自己的子女,努力做一位学生口中的“好爸爸”。

几年前一个深夜,罗华班上在校寄宿的学生小夏突发高烧,得知情况他立刻赶到学校,将小夏送到医务室,并一直陪他打点滴到凌晨。第二天,小夏高烧又有反复,他又马上带小夏前往医院,为小夏全额垫付医药费,并全程陪同治疗,一直到小夏恢复健康。

一直以来,罗华总是特别关注留守学生、困难家庭学生、残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等特殊学生群体的学习和生活。节假日,他常把那些寄宿在校的留守学生、贫困学生叫到自己家里,精心为他们准备可口的饭菜。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他不但主动捐款捐物,还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广泛联系爱心人士对他们进行一对一资助。15年来,罗华和他的朋友们已资助在校贫困学生达二十余人次。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