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快速发展的普及运用,手机、微信、微博这些新兴媒体已经进入现代的生活,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在新媒体时代,民政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要提高思想认识,摈弃传统守旧观念,主动转变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强化互联网思维和借力发展思维,积极适应时代新变化,利用崭新的媒体格局,更好的发展民政舆论,引导并促进公众积极参与。
一、强化引导性教育,聚合网络正面宣传
为积极响应媒体新时代,各民政单位开设了本土的新媒体平台,例如:各大乡镇民政人员设立“民政要闻”“民政动态”“重点工作”等栏目,让老百姓及时了解民政单位的工作完成情况以及一些政策变化。
此外,民政部门还可通过新媒体平台,开设诸如“民政事务公开”“热点访谈”等栏目,与服务对象建立多角度、立体式的沟通平台,解读政策法规、展示发展成果、回应网友关切,为服务对象提供务实、高效、便民的政务服务。
二、拓宽民意链接通道,解决干部职工难题
民政部门为化解职工难事,倾听干部职工心声,各单位官网大多开设了“局长信箱”“民意班车”等平台板块,为单位与职工之间建立交流沟通的渠道,便于职工反映诉求、表达意见建议,最终达到倾听民意、化解民忧的目的。
如今,网络遍布各乡镇,家家户户均可通过网上平台了解社会信息,民政单位也紧跟潮流,建立民政相关事务的办理机制,将意见收集和梳理、工作督办和回复融于一体,促进民众意见处理及答复的规范化、常态化。在对民政相关诉求、工作的开展进行效果评估时,其结果的满意程度由职工来决定,不仅可以提高民政诉求工作的效率,也可提高职工的积极性。
各民政单位还实施工作共享,对于较为典型,能引发共性的民政工作实例及办理结果,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公示,减少民政工作中现场重复的咨询个例,优化日常业务办理的效率。
三、创新线下服务方式,为干部职工提供便利
将新媒体投射到职工的生活方面,各单位会充分利用新媒体发布与职工生活相关的各类通知,如:“社会福利”“人员招聘”等资讯信息。各民政部门根据新媒体中人员聚合度大、共同语言多的现实情况,积极组织干部职工进行互助性帮扶活动。有些单位和部门尝试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旧物互换、信息互换、日常团购等活动,给干部职工送上看得见的实惠和便利。除此之外,一些单位发挥微信群的分渠道传播作用,设立微信群,比如阅读群、书画群、演唱群、运动群等等,丰富了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提升职工综合素质,培养良好健康生活情趣,让民政的思想政治工作跳出业务工作环境,进而促进工作的开展。
(作者单位:绥宁县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