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已逝,时间永远定格在7月26日11时22分。清风拂过,碧波荡漾的魏源湖上再也看不到那个勤勉憨厚、用生命呵护一湖绿水的忙碌身影。
今年57岁的刘福旺是邵阳市六都寨灌区综合经营管理所六都寨经营管理站站长。7月26日上午,在六都寨水库(魏源湖)库尾清理打捞水面漂浮垃圾时因船体倾覆,刘福旺被倒扣在船舱里……工作30余年来,他一直坚守在六都寨灌区的基层站点忘我工作、默默奉献,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用生命诠释着一名基层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再打捞一船就回来吃饭
“我再去打捞一船就回来吃饭。”这是刘福旺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和他一同打捞垃圾的赵述国未语泪先流。
7月26日清晨5时29分,刘福旺就打电话给赵述国,催促他早点上船打捞垃圾。到10时30分左右,两人已将第五船垃圾打捞好准备靠岸。“清运的拖拉机司机说早上没吃饭,有点饿了,刘站长就叫我先回站里做饭。”谁知赵述国刚离开不久,噩耗就传来了。
六都寨水库是国家大Ⅱ型水库,库区纵深21公里,水域面积近万亩,周边居住4个乡镇的30余万群众。今年4月入汛以来,库区和库尾汇集了大量漂浮垃圾。刘福旺身先士卒带领全站工作人员,先后十余次对垃圾进行集中打捞,处置垃圾100余吨。尤其是6月全县启动防汛Ⅳ级、Ⅲ级应急响应以来,刘福旺和同事们每天都驾驶着打捞船在水库水面上来回巡查打捞垃圾,丝毫不敢懈怠。长时间在烈日下作业,刘福旺的脸和双臂都被晒得黑不溜秋。
那是一双长满老茧的手
“那是一双长满老茧的手。”在市六都寨灌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刘万红的脑海中,刘福旺那双长满老茧的手让他无法忘怀。
刘万红说,汛期经常看见刘福旺带领工作人员冒雨打捞垃圾。打捞船从库头到库尾,航行一次就要大半天。直到因公殉职的前一晚,刘福旺为了方便第二天清早打捞漂浮垃圾,还借宿在库尾群众的家中。
七江镇排溪村村民王育君说,至今依然记得20多年前搭乘船长叔叔的客船进出水库的场景。当时交通不便,客船是库区周边群众进出的唯一交通方式。不论寒暑,热心的刘福旺总是风雨无阻地在水库码头服务乡亲,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安全运送乘客近20万人次,为居住在库尾深处的人们走出库区搭起了“连心船”。
六都寨经营管理站是市六灌局最基层的一个站点,主要负责水库水上运输安全、整顿渔业秩序以及库区环境等工作。十多年前,为了整顿六都寨水库乱捕滥炸鱼现象,刘福旺和同事们早出晚归,挨门逐户对库区沿线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在清缴库区私拉乱扯的捕鱼工具时,甚至有人跑到刘福旺家里,二话不说,对着他就是几拳。但刘福旺骂不还口、打不还手,最终换来“库”清湖晏。
党员就是要当先锋模范
“党员就是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刘福旺生前和同事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从2001年入党那天起,刘福旺就时时警醒和鞭策自己努力工作、不负初心使命。
“这个我来吧。”刘福旺总是这样淡淡地说。在同事们的眼中,刘福旺是公认的“老黄牛”。早些年库面偶尔漂浮有动物尸体,大家都嫌臭嫌脏打退堂鼓,但刘福旺撸起袖子就抢着干。2017年,魏源湖配备了垃圾清理船,但该垃圾清理船驾驶舱狭小,夏天驾驶就像置身于蒸笼中。他毫无怨言,又主动揽下这个又脏又累的活。
刘福旺这种忘我工作、甘于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他和同事的精心呵护下,魏源湖湖面洁净、水质良好,已成为魏源湖国家湿地公园一张靓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