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主政治·人大
3上一版  下一版4
 
集思广益采众长 立法为民勇担当
加强“三个服务” 做到“三个满意”
代表建议落地有回响
“头脑风暴”助力法规起草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下一篇4 2019年8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集思广益采众长 立法为民勇担当
——我市首次地方立法工作联席会议侧记
邵阳日报记者 刘小幸 实习生 闵苗苗
我市首次地方立法工作联席会议现场。
 

8月1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二楼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市地方立法工作联席会议在此召开。“在建军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首次召开邵阳市地方立法工作联席会议,希望听听大家对地方立法工作的思路和意见,共同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地方立法工作。”会议一开始,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为济就开门见山说明会议主旨。

“2016年3月,省人大常委会授权我市行使地方立法权。3年来,我们围绕城市公园广场管理、城市绿化、邵水保护、乡村清洁、扬尘污染防治等开展立法工作,共起草地方性法规6部,立法调研2部。”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夏宇宏首先介绍了3年来我市地方立法工作开展情况,并对列入审议的立法项目推进时间点进一步作了明确界定。

目前,我市已出台实施2部地方性法规,即《邵阳市城市公园广场管理条例》和《邵阳市城市绿化条例》,已审议表决通过1部《邵阳市邵水保护条例》,已完成或即将完成起草3部,即《湖南南山国家公园保护条例》《邵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和《邵阳市乡村清洁条例》;立法调研2部,即《邵阳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和《邵阳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

会上,承担立法调研和法规起草任务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围绕经验做法、心得体会、工作思路等进行了交流发言,对我市地方立法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市水利局:

凝心聚力保护水环境

“我局承担了《邵阳市邵水保护条例》的起草工作,并于2018年3月成立了起草小组。”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前期一系列程序,目前该条例已经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三审并表决通过。

“《邵阳市邵水保护条例》是我市获得地方立法权后制定的第一部涉及河道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谈到下一步工作打算时表示,《条例》实施后,市水利局将把落实《条例》作为保护水环境、加强河道管理、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确保《条例》规定的职责都能落实、落细。

“关于贯彻落实《条例》,我建议要加强邵水河流域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邵水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强联合监管执法工作。”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邵水河保护涉及多个部门,需大家共同配合,形成合力。

市城管局:

以法护航建设美丽邵阳

“《邵阳市城市公园广场管理条例》作为我市首部地方性法规,对我市地方立法工作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这部条例历时一年半,走完调研、起草、论证、审议、公示、报批等全部程序,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凝聚了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为我市后续立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乘着《邵阳市城市公园广场管理条例》审议工作快速高效推进的东风,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将《邵阳市城市绿化条例》列入2017年立法计划并启动制定,最终自2019年1月1日起实施。

两个《条例》实施以来,市政府及各职能部门以贯彻实施条例为契机,加强宣传学习,改善基础设施,推进部门联动,加强日常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认真对照条例检查,对照美丽邵阳的目标要求和广大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差距。”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抓好公园广场管理和城市绿化工作,努力实现条例宣传持久深入,管理服务更加精细,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齐抓共管更加默契,为全力打造法治邵阳和法治城管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生态环境局:

起草法规防治扬尘污染

作为《邵阳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起草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目前正在认真做好前期调研起草工作。“扬尘是影响我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相关部门积极行动,采取了一定措施,但扬尘污染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在本次立法工作中,拟从制度设计上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切实加强对扬尘污染的防治。

此次《条例》的制定工作,任务重、责任大。“我局将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秉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紧密结合实际,科学借鉴外地经验,最大程度地凝聚社会共识,确保立法能够立得住、行得通、用得好。”市生态环境局对《条例》起草工作思路清晰,表示将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原则,制定详细工作计划,把握工作进度,并争取省生态环境保护厅进行政策、业务指导,确保如期完成立法工作任务。

市住建局:

加快立法保护传统村落

近年来,全市住建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非常重视传统村落的申报保护工作,目前我市已有43个村落被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

“我认为把传统村落建设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示范村,不仅是保护历史文化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美丽邵阳’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以武冈市浪石村、邵东县清水村、隆回县崇木凼村为例阐述了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并认为很有必要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

“我们计划今年10月前完成调研,年底前完成起草工作。”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快传统村落保护专项立法,建立健全针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法律体系迫在眉睫。

经过3个小时的讨论和交流,会议不知不觉已接近尾声。市人大法制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召开联席会议听取各方工作思路和意见,为地方立法各责任主体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可有效促进我市地方立法各责任主体加强沟通和协调。”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