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端午小长假第一天,在绥宁县上堡古国景区,气势磅礴的飞瀑、高大挺拔的古老名木、姿态优美的珍禽异兽,尤其是这里的原始与古朴令张先生一行贵州游客动容。
今年端午小长假,全市各地主要旅游景点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旅产品推陈出新,文旅融合、融活,游客醉在其中。记者从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了解到:截至6月9日,我市端午节小长假共接待游客80.4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82亿元。
多措并举 配齐旅游要素
我市旅游资源丰富,现有350余个大小景区景点,其中有1个国家公园,1处世界自然遗产,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国家森林公园,7处国家湿地公园,10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30个。
6月6日,在2019“相约邵阳·无限风光”旅游推介会暨旅游行业座谈会上,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局长谢治辉在介绍我市旅游产业“家底”时说:“得天独厚的良好生态环境,这是我市发展旅游产业最大的优势。抓旅游就是抓优势,抓旅游就是抓发展,抓旅游就是保生态。”
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印发了《湖南省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精品线路旅行社送客入村奖励办法》《邵阳市旅游产业发展奖励扶持办法(试行)》,多措并举完善全市旅游综合服务设施,擦亮文化底色,围绕建设旅游强市,配置“吃住行游购娱”要素,已开发形成了多条完整的旅游精品线路。2018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同比增长53.57%,实现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1.53%,增幅位于全省前列。
今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年内我市新增100万以购票和住宿为目的的游客。时间紧任务重,“向世界推介邵阳旅游,这的确正当其时,邵阳旅游大有文章可做。”6月6日,在2019“相约邵阳·无限风光”旅游推介会暨旅游行业座谈会上,绥宁黄桑旅游风景区上堡公司总经理唐寿根有点激动,“我市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28家旅行社。只要做好品牌推介,提升服务,将旅游资源产业转化服务产业,我市旅游将大有可为。”
文旅融合 融出广阔市场
自然风光融合民俗文化,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化学”反应。
5月3日,2018-2019环球旅游小姐国际大赛(中国区)总决赛在新宁县崀山开赛,比赛分3个环节,分别是《古韵崀山》系列——旗袍走秀、《时尚花雨》系列——泳装走秀、《崀山之恋》系列——礼服走秀,现场高潮迭起。崀山瑶寨非遗展演剧场,定期进行崀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展演。6月7日,崀山风景名胜区经过多次预演,推出了首个“情满崀山,浪漫瑶乡”瑶族婚俗大典,游客可以在这里扮演新郞、新娘,体验一把瑶乡传统婚俗。这丰富了崀山的特色旅游产品,给游客留下难以忘怀的美好体验。
5月1日至3日,武冈市云山嗨花弄、同保楼等景区组织“玫瑰之约”花海展、“挑战网红桥”音乐派对、奇石文化展、国学经典朗诵等各种主题文化活动,让游客目不暇接。
隆回县花瑶景区在5月1日至4日每天都举行花瑶民俗文化展演,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观看。龙瑶幽谷推出了花海对歌、篝火晚会等民俗活动表演,让游客白天观景,晚上对酒听歌。
2019年绥宁苗族四月八姑娘节以“神奇绿洲,醉美绥宁”为主题,节庆系列活动从5月1日启动,一直持续至5月17日。姑娘节期间,先后举行“醉美姑娘”帐篷民宿节、第三届湘西南土货节暨“扶贫花开”文旅创意产品展、2019绥宁四月八姑娘节开幕式暨“姑娘回娘家”文艺演出、巫水画廓行歌坐月、“仙境飞瀑”360度全景展示、“云端绿洲”热气球飞行体验、苗乡风情秀、首届“激情黄桑”乡村音乐节、“古国探秘”抖音大赛、“千面绥宁”无人机摄影大赛等极具当地自然文化民俗特色的活动。通过覆盖各种元素的文化活动,提升姑娘节影响力,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展现绥宁全方位之美,促进本地旅游产业发展。
城步“六月六山歌节”的前期宣传造势猛烈,使得游客纷纷前来我市旅游观光,亲身感受少数民族自治县的独特民俗风情和一路美景上南山的诗情画意。
近年来,我市着力打造全域旅游,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充分挖掘乡村蕴藏的人文遗迹、红色基因、田园风光、生活风情、自然生态等旅游要素。文旅融合,成为吸引游客的另一道风景。目前,我市自驾游、短途游仍然是主流,乡村游持续火爆,红色旅游热度不减。随着高考的结束和暑期临近,亲子游、避暑游正在逐渐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