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百家论坛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为什么会有“一字多音”现象?
诗人雅号漫谈
鲸鱼闹海
让思政课“活起来”“火起来”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2019年4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思政课“活起来”“火起来”

袁 浩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不断加强,思政课成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青少年学生处在思想道德发展的关键期,具有相当强的可塑性。思政课就是要培养、巩固和发展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破解他们可能遇到的懈怠、困惑等成长困境。

但毋庸讳言的是,在不少人看来,思政课往往等同于“无聊无用课”“枯燥乏味课”。在一些学校里,我们仍然听到不少同学、教师对思政课的“吐槽”:内容无法紧跟现实,说教色彩较重,教师水平不一,课程专业性不强等等。

让思政课“活起来”“火起来”,一方面要改变思政课“内容高大不接地、概念抽象冷冰冰、理论高深无大用”的刻板印象。事实上,思政课的内容应该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比如教育学生爱国,将“一带一路”等时下最热的话题带入课堂,将诸多“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对世界经济、社会、民生等的贡献带入课堂,恐怕比单纯的说教更管用。只有恢复思政课来自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真身,塑造接地气、贴近生活、务实管用的新形象,才能让思政课从内容上“活起来”“火起来”。

让思政课“活起来”“火起来”,另一方面要主动适应青少年学生获取知识、接受信息的习惯,做到形式有创新。在信息多元的时代背景下,思政课应尽量有即时性、互动性、沟通性,宜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比如,充分运用视频、实物场景、沙盘模型等手段和元素,通过课堂演讲辩论、知识竞赛、线上线下配合教学,课堂教学同微电影、纪录片相结合,将课堂搬到校外进行实践活动,将文艺表演融入思政课堂等等,这样的思政课才会别开生面、有益有趣,才会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总而言之,好的思政课不要端着表情,不要板着面孔,而要华丽转身,满足青少年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需求和期待,从内容到形式都“活起来”“火起来”,这样才能使思政课知识内化为学生良好的个性修养,外化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觉行动,才能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3上一篇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