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版
3上一版  下一版4
 
苗乡绿富美 惠民红利多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2019年1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苗乡绿富美 惠民红利多
——城步苗族自治县发展生态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纪实
兰绍华 彭贤良 阳望春
晨雾中宛若仙境的城步苗乡。 申兴刚 摄
城步产业扶贫项目委托帮扶企业羴牧公司的奶山羊基地。严钦龙 摄
小小猕猴桃承载着苗民脱贫致富的希望。 严钦龙 摄
兰蓉乡新寨村村民在百亩生姜基地采收生姜。严钦龙 摄
金秋时节的城步儒林镇清溪村,30多亩银杏树仿佛披上了黄金甲,美如画卷,吸引大批游客前往观光。严钦龙 摄
地处两江峡谷中心地带的桃林村,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带动村民致富。 申兴刚 摄
 

生态城步“绿富美”,魅力苗乡“淌金银”,贫困群众享红利。

2018年,城步苗族自治县立足特色资源,抢抓湖南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及公园建设的契机,高质量推动生态产业建设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战。

生态能源 增加集体收入造福百姓

这两年多来,城步茅坪镇金兴村因为光伏扶贫电站火了:占地90多亩的光伏电站规模宏大,成了该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该村党支部书记唐孝宽说,这道风景线每年不仅为他们村增加5万元左右的集体经济收入,还为其他49个捆绑村带来同样的集体收入。

集体有钱,百姓受益。唐孝宽说,原来村集体没钱时,道路、水渠等改造需要“等靠要”。要得来,皆大欢喜;要不来,百姓抱怨。扶贫济困,全靠政府给点群众捐点。因此,以往的村干部,往往直不起腰来。现在不同了,光伏电站获得的收益,该村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济困等。2018年,该村修整水渠1100米,组道铺砂2.1公里,为10户兜底贫困户每人发放500元……

曾金得父子就是金兴村的兜底扶贫户之一。70岁的曾金得患脑血栓,儿子患胃病。除了享受健康扶贫等政策外,这两年他俩有了一项新的收入:村里每年为他们家解决1000元的资助。该村靠光伏和产业扶贫政策脱贫的村民张志松说:“光伏为老百姓带来的好处看得见,村里建设再也不需要村民集资了,符合条件的村民每年还可在村里领钱。光伏电站里,还可以发展果蔬产业,村民又可以获得劳务收入。”

2016年9月以来,城步积极向上争取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共为金兴村等85个贫困村争取项目资金4800多万元。根据当地实际,该县采取相对集中和适当分散相结合、光伏发电与农业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将85个贫困村的光伏发电扶贫资金捆绑使用,集中开发金兴村等7个光伏扶贫电站。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85个村共发电440.1万千瓦时,实现发电收入431.3万元,其中上网电费198万元,中央财政补助233.3万元。除去各项成本,每村每年光伏发电纯收入49553元。

除了光伏扶贫,城步还大力发展风电等生态能源产业,助力脱贫攻坚。2018年11月8日,国电电力湖南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城步金紫山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实现并网发电。该项目装机容量达50兆瓦。

生态奶业 帮助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儒林镇大桥村村民饶家顺虽已55岁,但仍是无房户。他自幼父母双亡,饱经沧桑。成家后,仅靠2亩水田和打零工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这两年,妻子患了几种慢性病,每年的药费需要1万多元。一家人租住在县城47平方米的房子里,以前靠饶家顺临时揽一点小工程、做一点小生意贴补家用,如今他的右手有疾患,不能干重活,家里也断了经济来源,生活变得更加捉襟见肘。

2014年,饶家顺一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享受了健康扶贫等一系列政策。2016年底开始,他家3人享受了县委、县政府通过湖南南山牧业有限公司实施的委托帮扶政策,每人每年320元分红,一家人每年增收960元。去年,他又享受到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不久后全家就可以住进新房了。

除了易地扶贫搬迁,饶家顺最感谢的便是委托帮扶的政策。事实上,从2016年开始,城步苗族自治县委、县政府一直在通过湖南南山牧业有限公司给予贫困户越来越多的帮扶。这几年,南山牧业通过产业带动、金融扶贫、智力扶贫、安排贫困户就业等一系列举措,帮扶城步7个乡镇100多个村1749户6500多名贫困人口,每年直接分红400多万元。此外,该县还有羴牧牧业等生态奶业企业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战中。2018年,全县投入资金1279.5万元,为853户2833名深度贫困人口购买奶牛、奶山羊入股龙头企业,实现收益分红、稳定增收。

这些惠民举措的背后,是城步苗族自治县委、县政府的生态产业发展重大决策。近年来,该县按照“南牛北羊、牛羊并举”的发展思路,加快规模奶山羊养殖场和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建设。2018年,该县新增奶牛、奶山羊近1万头,加快南山草山开发治理,打造万亩示范草山基地。同时,大力支持南山牧业和羴牧牧业提高现有液态奶、高端奶粉生产线产量,全年乳业产值达5亿元以上。力争3至5年内发展为3万至5万头奶牛、奶山羊养殖规模,实现产值20亿元,创税收超1亿元,建成中国南方乳业第一县。

生态旅游 秀美苗乡释放发展红利

来到城步,“南方的呼伦贝尔”南山、“天然基因库”金童山、“珍稀野生动物的天堂”白云湖和神奇秀丽的两江峡谷,会让你沉醉。而群山环绕的桃林、大寨等特色村寨,原生态的奇美更让你神往。

丹口镇桃林村地处两江峡谷森林公园中心地带,在县城至南山风景区要道上。该村像一颗明珠,深藏在有“湖南九寨沟”之称的两江峡谷深处。村内多桃树,俨如一处充满诗情画意的世外桃源。近年来,该村的生态产业发展迅速,乡村旅游日渐火爆,村民们由此获得的红利越来越多。现在,桃林村的农家乐已有51家,形成了“养殖户+合作社+农家乐”的产业发展模式。该村目前年产土鸡8000羽,注册成立了桃林古苗寨苗文化演艺公司和桃林苗寨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将农村增收渠道延伸至生态旅游产业,目前已有从业人员300多人。

像桃林村一样,休闲农业、文化旅游产业等也是长安营镇大寨村的主导产业。除了高山蔬菜等种植业外,该村最出名的是上千亩的野生三叶海棠和分布于各处的野生青钱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该村众多村民靠野生三叶海棠制作虫茶或靠青钱柳脱贫致富。

丹口镇花龙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当地肥沃的土地种植了生态红茄200多亩、观光荷花150多亩。同时,该村因地制宜建成生态漂流基地和度假山庄,吸引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2018年,城步苗族自治县累计接待游客24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8亿元,均同比增长20%以上。该县加快推进“生态丹霞”旅游精品线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建设,基本建成环大南山生态观景台。同时,该县加大旅游招商和宣传力度,积极对接浔龙河集团、苏州园林公司,并组团赴长沙、桂林、重庆参加各类旅游招商会、旅游博览会和旅游商品大赛,全县生态文化旅游知名度和吸引力进一步提升。

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书记、城步苗族自治县委书记罗建南表示,2019年,全县将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发展,加速城步绿色崛起,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城步奠定坚实基础。

生态农业 特色农产品飞入千万家

苗乡竹筒酒,相信许多人品尝过。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陈建族这样描述家乡城步的竹筒酒:闻,竹之清香扑鼻;品,酒之浓郁、芬芳、绵柔淌过了心河。

陈建族品尝的竹筒酒产自城步华强农特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的竹筒酒生产基地位于湖南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生态环境一流。百里竹海,成就了苗乡城步竹筒酒的高端品质,也能保证货源不断。该公司董事长王波介绍,2018年,光竹筒酒一项,公司实现销售额120万元。

城步华强农特发展有限公司的产品达500多种,有农家腊味、干货、大山竹笋、城步油茶等。该公司自2017年1月成立以来,截至2018年8月,线下销售突破550万元,线上销售突破620万元。2018年,该公司与576户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制定标准,收购农户自产的农副产品,解决了农副产品的销售难题。其中,10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依靠农特产品脱贫致富。

西岩镇资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肖明哲,2018年得知华强农特发展有限公司大量需要农副产品后,发挥本地资源和自家传统手艺的优势,做到了每个季节都有农特产品销售。干笋、香辣子、农家腊肉等一产出,他就马上跟华强公司联系。该公司随即派人上门,以保护价收购。这些山货,为肖明哲带来4万多元收入,让他从贫困线上直接奔入致富路。

美丽苗乡,有的是土特产。南山萝卜、苗香梨、猕猴桃、红茄、番茄等,都是城步苗族自治县响当当的品牌产品。

2018年,城步重点围绕高山蔬菜、水果、青钱柳、油茶林、中药材、粮油作物等特色产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原则,发展特色鲜明、附加值高、脱贫致富效果好的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该县5146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有36030人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全县87个贫困村,有72个村建有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覆盖率达到82.7%;龙头企业在48个贫困村发展了产业基地,覆盖率达55.2%。截至目前,全县有农业专业合作社486家、家庭农场38家,实现销售收入6.3亿元;全县农业产业化企业达到126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9家,销售收入12.2亿元,实现利税5376万元;发展省级示范园6个,其中高山特色蔬菜产业园3个,苗香梨生产示范园1个,有机笋子生产示范园1个,高科技生态水稻生产示范园1个。该县落实了“千企帮千村”行动,5个省市级龙头企业与10个贫困村建立起帮扶关系,促进群众脱贫致富。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