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4
 
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 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
以上率下 真抓实干 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统领作风建设
奋力前行谱华章
精心扎制吊龙
我市10家新组建部门集中挂牌
市青少年科教工作成果丰硕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奋力前行谱华章
——二○一八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邵阳日报记者 朱 杰
 

编者按:邵阳经开区一批重点产业项目相继开工相继投产、邵阳成功纳入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怀邵衡铁路建成通车……刚刚过去的2018年,我市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加快推进“二中心一枢纽”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今日起,本报推出“2018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展示2018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为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加快推进富饶美丽幸福新邵阳建设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

1月22日,我市分别举行了2019年各界人士迎春茶话会和市直老干部迎春茶话会。茶话会上,社会各界人士和市直老干部们畅叙友情,一起回顾了全市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艰难困苦中求进取”“在下沉压力中求发展”“咬定目标,奋力前行”等成为大家对邵阳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识。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提质

2018年,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加压、突破、奋进,总体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793亿元(预计数,下同),财政总收入达157.7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0%,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进出口总额达22亿美元、增长2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167元、增长8.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857元、增长10.2%,总体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社会研发经费投入21.69亿元,同比增长141.2%。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6家,总数达到118家。新增有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111家,总数达到617家。新增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绩效评估排全省第4位。8家本土企业获得“创客中国”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奖励,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2个项目获评全国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广信科技获评“湖南省工业质量标杆企业”。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9.7:35.4:44.9优化为16.1:34.9:49.0。

“三大攻坚战”战绩不俗

风险防范有力有效。全市心无旁骛推进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攻坚战。市本级“停、缓、调、撤”两批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通过争取置换债券额度、清理闲置土地、清收应收款项、加快政府性资产资源归集、处置、拍卖,压减政府公用经费等方式,积极筹集偿债资金;国家审计署公告的72.33亿元违规举债,已整改到位69.01亿元,被国家审计署作为整改的正面典型写入2018年第二季度审计公告;平台公司整合转型有序推进,确保了全市产业建设没“踩空”,项目投资没“断崖”,“三保”资金没“爆雷”,平台公司没“塌方”,还本付息没“断链”。金融风险防控和打击非法集资两项工作年度最终考核评分排名全省第一。

脱贫攻坚用心用情。2018年实现23.77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432个贫困村退出。全市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1.82亿元,完成帮扶项目998个,带动了87万贫困群众增收。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1.74万户,易地扶贫搬迁3.5万人。新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4924人。发放教育扶贫资金1.58亿元,惠及16.42万贫困学生。健康扶贫“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落实到位。生态扶贫安排生态护林员1万人。兜底保障1.23万户。贫困村电商扶贫、光伏扶贫、农网改造实现全覆盖。

污染防治强力推进。全面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34,较2017年下降14.4%,全省排名由上年第13位上升到第9位。全年空气优良天数305天,比上年增加26天,空气优良率85%;重污染天气减少13天。全市11个省级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并在线监测运行。关闭水源保护区内河道采砂场18个,关闭或搬迁各类企业35家,完成223个规模畜禽养殖场退养。完成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所有排污口截流,市区5条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全面完成。全市6个国控断面、35个省控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3类标准,市区、各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市级交界断面水质100%达标。龙须塘老工业区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主体工程完工。

产业项目建设卓有成效

全年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45%、50%、35%,高于全省10-15个百分点,创下了近年来的投资新高。全市296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35.7亿元,120个项目实现全部投产或单项投产。彩虹特种玻璃项目点火投产,填补了我国特种玻璃制造上的空白;家用厨电智能制造、桑德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亚洲富士电梯、讯源电子、武冈百威啤酒等建成投产。新增“四上”企业757家,排全省第2位。湘商产业园建设继续领跑全省,邵阳发制品、邵东打火机、邵东箱包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怀邵衡铁路建成通车,宣告邵阳全面进入“高铁时代”,标志着邵阳成为高铁交通枢纽。潭邵高速公路(区段)大修工程全面完工。市体育中心投入运营,邵水西路、邵水东路、新城大道、湖口井路、紫霞路、邵檀路等市体育中心周边路网基本完工。市城区首条隧道——大坡岭隧道全线贯通,新华南路二期和大祥路北段竣工通车。邵阳电网完成投资13.2亿元,110千伏六岭变项目建成投产。气化邵阳一期建成投产,二期正式启动。国家重点旅游项目“上堡古国”建设完成投资2.2亿元,黄桑4A级景区建设完成主体工程。

改革开放走深走实

我市成功获批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保税改革试点成功启动,邵阳海关被国家正式批准。全市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126家,总数达389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关停退出“散乱污”企业35家。减税降费政策开始落地见效,共为企业减税降费30亿元,企业利润增长17.1%。

“放管服”改革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取消10项行政许可,下放11项行政权力事项,取消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18项、证明材料33项,下放邵阳经开区232项经济管理权限;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和“四办”改革,完成2447项权力和290项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梳理,116项压缩办结时限30%以上,22项做到“最多跑一次”。市本级“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与长沙等3个市率先与省平台对接。农业农村改革取得新进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扎实推进。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取得新成效,《南山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已经省政府审定通过。党和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正式获批出台,进入全面启动实施阶段。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财政民生支出占比创下79%的新高,省定12件重点民生实事、化解城区超大班额、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自然村通公路、行政村通班车等任务圆满完成。

成功举办第十三届省运会成年组赛事。新建和建成县级文体中心6家、村级文化中心1866个。城镇新增就业5.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76万人,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农民工工资治欠保支成效明显,为1.1万名农民工追回工资3440.84万元。改造城市棚户区22553户、国有工矿棚户区624户,分配公共租赁住房1.1万套,发放租赁补贴2.51万户、3035万元。发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23亿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420元。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稳定。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全力推进公安消防大建设三年行动,“一村一辅警”推动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邵阳快警”社会面管控能力明显增强,其经验做法作为新时代继承和发展“枫桥经验”的典型在全国推介、全省推广。

依法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市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4%和20.6%,学生溺亡人数下降57%,未发生重特大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