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对联,亦称“楹联”,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文学体裁。邵阳山川秀美,名胜古迹众多,古今文人墨客留下了众多名联佳作。著名楹联艺术家邹宗德先生旁搜博采,收集整理了邵阳古今名胜楹联。今日起,本报将陆续刊发,以飨读者。
清·吴德襄
云带钟声穿树去;
月移塔影过江来。
清·萧光南
把酒涤烦襟,任天涯草绿,世界尘红,此心澄似双江水;
凭栏舒画眼,看远浦帆樯,夕阳城阁,胜概多于六岭春。
清·刘坤一
举废各有时,重为山川增胜览;
往来惟趁兴,且将风月寄闲身。
清·曾廉
楼阁宛在虚空,恰当面面疏栏,同坐清风明月我;
水石尚留寒翠,愿得家家团扇,添画青山白云人。
佚名
好景欲仙,何必重寻三岛;
引人入胜,尤须更上一层。
佚名
恰于此处起危亭,亭外亭,宜雨宜风,由阁外双清而至;
最是吾乡开阔景,景中景,好山好水,比城中六岭何如?
罗 宿
双双对对皆然,为江、为塔、为桥,来人亦复乃尔;
清清白白所在,是月、是风、是水,此身其又如何?
邹宗德
水月会双清,自是千秋意境;
江天融一色,更添几杵钟声。
申会平
塔影一江明月;
钟声几片浮云。
欧阳栋轩
登高天地阔,看云生衡岳,波下洞庭,万丈豪情,欲吟尽一亭风月;
怀远古今悠,思史咏秋田,图成海国,几分杂感,似理清百代兴衰。
尹国忠
树影婆娑,二塔销魂秋月下;
波光潋滟,双江倚梦画屏中。
段吉宏
云带钟声,激扬四境三千里;
月移塔影,守望双清十万家。
罗宝田
双清览胜游人醉;
孤月悬江塔影斜。
陈建湘
濒水幽亭,翠柳摇波,一柱青峰擎雅韵;
顶天古塔,清风弄影,双江秋月抚澄莹。
袁邦纯
双水汇昭阳,清浊流传千古事;
一亭居净土,古今题咏几多诗。
向立平
风传天籁云楼过;
月映江心塔影浮。
傅翠兰
烟涵两塔,抱月放眸观画境,
屿扼双江,迎风搏浪立危亭。
李海河
双水相融,流今流古,常送清风爽气;
一亭耸立,任雪任霜,惯看秋月春花。
黎祜银
双江揽胜,双塔凌云,远眺上层楼,万卷清波收眼底;
一庙扬威,一廊叠翠,细观登曲径,千秋春色驻心中。
彭端祥
塔影犹新,登临可读古今月;
钟声已老,顺逆须平名利心。
卿云岩
两水绕亭浮塔影;
孤洲唱晚卧烟霞。
罗金凤
双清无俗累;
独卧看闲云。
陈建文
倚亭而立,望双塔入云,一洲卧水,岸芷汀兰收眼底;
伴月且吟,欣阁楼溢彩,资邵飞虹,松风竹影放怀中。
钟九胜
清水含情,清风有韵,到此方离尘俗远;
明心见性,明德惟馨,别来始觉地天宽。
周述桂
羡慕危亭,双江时送盈盈月;
徜徉曲径,清气频生习习风。
李连生
亭欺一柱千秋不倒;
派合双清万里长流。
萧伟群
风月双清,云带钟声湘楚远;
诗书三味,联吟塔影古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