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1月8日讯 (记者 宁煜 通讯员 廖华明 雷嗣霖 杨昌泉) “我感觉最大的变化是路宽了,灯亮了,广播响了,干净的自来水也喝上了”。1月7日,新邵县新田铺镇言二铺村村民杨某笑呵呵地说道,“这要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老百姓真正做了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没来半点虚的。”这是去年我市扎实办好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红利,获得群众交口称赞的一个缩影。
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扎实推进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惠民生促发展,着力解决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决定2018年实施新增就业、饮水安全、教育医疗、公路提质、电网升级、危房改造、低保救助等12项14件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具体实施工作,制定我市《2018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验收标准》,做到目标明确,有章可循。各责任单位积极行动,主动作为,成立专门领导班子,制定具体的项目实施方案,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精干力量专门抓的良好工作格局。我市建立重点民生实事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合办公制度,各职能部门注重协调配合,凝聚合力,积极为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办事程序,提供优质服务。财政部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强化资金保障,加强项目督查和考核。
2018年我市共实施12项14件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截至上月底,己全部提前或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其中新增城镇就业51625人,实现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2232公里,提质改造农村公路827公里,完成县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项目28个,23.48万人农村饮水安全更有保障,投资8682万元改造和完善行政村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改造农村危房15628户,完成城镇棚户区改造22553套,完成城镇4个黑臭水体整治项目,消除义务教育超大班额4028个,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133782人,对50376名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5元,城市低保标准450元/月/人,农村低保标准3420元/年/人,城市救助水平335元/月/人,农村救助水平191元/月/人。这一桩桩一件件实事,暖民心、顺民意,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