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团队与时间赛跑,成功抢救了一例因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大出血的产妇,现母女平安,产妇恢复良好。
去年12月15日,家住邵阳县的蒋女士因预产期临近来到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进行分娩,分娩前B超提示有副胎盘,医生告知孕妇及其家属副胎盘分娩时可能出现子宫复旧不佳,产后大出血等风险,孕妇及家属表示要求自然分娩。上月17日15时49分,产妇经阴道成功分娩一女婴。10分钟后,胎盘胎膜自动娩出,产妇出现子宫收缩乏力,阴道出血多,医生立即给予产妇药物及经腹经阴道联合按摩子宫促进宫缩,并启动科室抢救小组,16时02分,副主任医师袁姣华、护士长黄海艳等人迅速到达抢救现场,试图帮助产妇止血。16时10分,患者出血量300ml,16时29分,出血量400ml,16时40分,出血100ml,16时50分,再次出血100ml。凝血功能结果回报异常,产妇开始出现面色苍白,精神状态差,短暂出现失血性休克。时间就是生命,产妇命悬一线,袁姣华告知家属,产妇目前出血量不断上升,考虑为难治性产后大出血,需立即开腹给予保子宫的积极止血促子宫收缩,如果效果不好,可能发生DIC(即凝血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子宫切除。
随后,启动三级抢救,医院成立了急救指挥小组,同时,还特别邀请了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产科主任程华前来会诊。
17时10分,一台紧张而有序的手术开始了。
由于产妇出血量过多已濒临休克状态,医护人员迅速给予紧急配型输血、多路液体输注、升压、心电监护等处理。为了节省时间,护士直接将血液标本送往检验科、等待结果、取血,不停地奔跑在手术室与检验科之间;与此同时,检验科、药房等科室开通了急救绿色通道,为临床抢救提供所需要的血液及药品。
尽管术前做了充分准备,但由于产妇孕期营养不良,分娩时体重也才只有53公斤,产后大出血时极易出现DIC(即凝血功能障碍),在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医生为产妇施行了子宫切除术。
21时05分,历经近4个小时的生死抗争,产妇出血终于停止了。虽然每个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都疲惫不堪,但无不为最终的生命挽回欢欣鼓舞。
经过近半个月的休养,蒋女士顺利出院了。对于自己在“鬼门关”走了一圈的经历,她深有感触,她特别感谢二医院产科团队对自己的“救命之恩”,感谢所有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贴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