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星期日,市六中23岁的青年女教师曾静像往常一样,来到自己高中时代的班主任——市六中42岁的中年教师朱向群老师家中,讨教班主任工作经验。
自2018年9月在市六中参加工作以来,双休日抽空到恩师家中求教工作,已经成了曾静的常态。
2018年9月10日,在我国第34个教师节里,曾静作为新教师代表,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向自己昔日的班主任朱向群深情表白:“我最大的幸福就是长大后成了你!”
一个“邵水一江流,师恩代代传”的故事,在市六中校内外传为美谈。
● 教人耕耘
自1999年从湘潭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进入市六中担任语文老师以来,朱向群一直战斗在教学第一线,教学成果丰硕。
2014年,朱向群所带的高271班,在全省高二学业水平考试中取得了九门学科合格率均为100%的优异成绩,被评为2014年度“邵阳市校园文化建设文明班级”;2017年她所带的高293班,更是取得了市六中近三十年来最好文科高考成绩;2018年所带的艺术生文化冲刺班,本科上线率达到98%,其中美术生何雨湘文化成绩528分,超出了美术生文化二本线140分。
“作为朱老师的学生,我深深知道,她的辉煌教学成绩的取得,与她的辛勤耕耘密切相关。她为了设计好一个课堂导语,可以彻夜不眠;为了指导好学生一篇作文,可以反复面批面改;为了稳定一个学生的成绩,可以无数次开展家访……”曾静说。
● 教人育人
“我之所以大学毕业就敢担任班主任工作,是朱老师给了我底气!”曾静说。
2011年9月,曾静进入市六中高中部学习,恰巧碰上朱向群担任班主任。那时的曾静虽然热心好学、积极上进,但初中阶段薄弱的底子导致数学成绩成为她的短板,再加上家庭的一些琐事,让曾静一度陷入迷茫。
“我自己给她补补数学,后来发现自己不行了,就请身边的数学专业老师帮她补。最后,曾静考上了比较理想的大学,也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朱向群介绍。
“我最敬佩朱老师的地方,是她绝不落下一个学生,这也将是我的毕生追求。”曾静说,“习惯好、成绩好的学生,朱老师爱他们;习惯不好、成绩不好的学生,朱老师也爱他们,规劝他们每天追求点滴进步,很多这样的学生后来居上,成为班级佼佼者;家庭条件不好或单亲家庭学生,朱老师更爱他们。她会悄悄给这个学生一个苹果,那个学生一颗巧克力;给这个学生一张生日贺卡,那个学生一本文学名著,润物无声地激励他们。为此,每一届毕业生中都会有人叫她‘妈妈’。”
“曾静老师现在对待学生就像朱向群老师一样:用爱守护,静待花开!”曾静的一名搭档介绍。
● 教人钻研
2018年10月18日,人到中年的朱向群参加市直高中微型课竞赛,一举捧回了特等奖。作为市六中高中语文组教研组长,朱向群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钻研新课程新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她撰写的小随笔《一字之差,差之千里》发表在《现代教育报》上;撰写的论文《爱的艺术》在第二届全省家庭教育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撰写的论文《用发展的眼光,指导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在《教学与研究》上发表,并荣获“国家级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朱向群还注重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2016年9月,市六中高中语文组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湖南省首届“阳光少年·阅读征文大赛”,4名学生获奖,其中王琤同学的《走近父母,走进爱》荣获高中组特等奖,同时该校还荣获了“优秀组织奖”。
“很幸运,我是朱老师的学生;更荣幸,我已晋级为朱老师的同事。我最幸福的事是长大后成了你。‘老班’,我不仅成了你,将来更要超越你!”曾静信心满满地当着朱向群的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