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晚晴
3上一版  下一版4
 
老了不妨做减法
“投其所好”尽孝心
给父亲找活
最浪漫的事
退休后也要读书
听有声书
这样一种乐子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2019年1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样一种乐子

黄三畅
 

一天晚上,我和退休了的兄弟在广场散步,闲谈中,东拉西扯的,就扯到白居易的《长恨歌》来了,都慨叹诗人为了充分描写人物的感情世界,而那样不惜笔墨,那样细致入微,极尽渲染铺陈之能事。说着说着,我就情不自禁地轻声诵读起来:“君臣相顾泪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未央芙蓉太液柳……”这时兄弟打断我,说:“停一下,读倒了一个词,是‘太液芙蓉未央柳’。”我笑着说:“真的,芙蓉是在‘太液’里,柳是在‘未央’,多亏你‘勘误’。”是的,是兄弟,就可以不避讳地勘误指瑕。

我诵读了几句,他接着读:“夕殿萤飞思悄然……”,我打断他说:“是思qiǎo然,而不是思qiāo然,‘悄然’在这里应是忧伤的意思。”他说:“我倒没注意‘悄’字还有第三声的读音。”他读了几句,就停下来,说下一句忘记了。我就接着读。“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他打断我说:“中间漏了两句,‘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我说幸亏提醒。

我继续读下去,他忍不住了,也跟着读起来,于是单个儿读变成双人齐读。其间,一方有读错的地方,另一方如果发现了,会说“暂停”,指出后再齐读;一方被卡住了,好办,跟着另一方读就是,不怕谁说滥竽充数。还别说,双人齐读就是比单个儿读有味道,声音形成共鸣、显得有厚度以外,似乎也更能体现出与作者、与诗中人物的感情共鸣。

这确是很有乐趣又很“高雅”的活动。还是“下可为例”的。我俩不住在一个社区,分手的时候,我想约定第二天晚上背诵的内容,但又想,不好,那成了一种负担。后来的情况是,两人会面以后,谁开头诵读起一首来,另一个就跟着读,当然,其中一个也许不完全能够背诵,但不要紧,能读几句算几句。也有一个人诵读的另一个人以前没读过或很生疏,也不要紧,可以听,可以欣赏。有时诵读完一首,我俩还议论,反正是“内部交流”,一方不赞同也不要紧。有一次,兄弟诵读完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我说:“这首诗第三句是败笔。是雪不是雪,早就知道的,梅花与雪终究是不同的,那样一写,浪费了四分之一的篇幅。第三句应该写别的内容,来增加诗歌的内涵。”他说“一家之言一家之言”,有“和而不同”的意思。这也是兄弟俩在一起的好处,要是“外人”,只怕或违心地附和,或讥诮为妄议,或嘲笑为不知天高地厚的。

当然,这是一段时期内我俩散步时找到的乐子,后来,所谓高雅的非高雅的乐子也还不少。

 
3上一篇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