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几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年轻时无论在学习、工作上一直是用加法,肩上加担子再加担子,有时候真要压得趴下了还想再努力一把。如今步入了老年,就要用减法了,要停下来,靠一靠岸,养一养神。平静而自然地等一等,看一看,慢一慢。
首先要降低心气,勉为其难的事能推则推,力不从心的活动能减就减,能不做就不做。
坐着会打盹,躺下睡不着;眼前的事记不住,过去的事淡忘不了……这一切都在提示我们:人的身体犹如一部机器,在天长日久的运作中,功能将不断地退化老去,早已不及当年。人到老年,工作不再像年轻时有充足的体魄和精力,来不得拼命苦干,只能有选择慢慢地干。而生活也要学会享受慢生活。
其次要调低目标,一切顺其自然会心身快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人的一生总会有未了的心愿。人老了,要减少年轻时的争强好胜,在善待自己的问题上,我悟出三句话:“看得惯,想得开,忘得快”。在善待别人的问题上,也悟出三句话:“多看别人的长处,多记别人的好处,多想别人的难处”。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少些闷气和倔气,多些安逸和自在。“尽人事,知天命”,足矣。老了,看透了,想通了,才是最快乐的人生处世秘诀。
再则把金钱看淡点,不必过多地积累财富。年轻的时候,我们努力打拼,既为了心中的理想,也为了多挣钱养家糊口,为将来的日子过得好一些创造条件。如今,老一辈大都离去,儿女已独立门户,无需再多操心,曾经负荷超重的担子放下了,生活节奏可以放松了。剩下的,应该是如何善待自己,好好为自己潇洒活一回。对养老金,别舍不得花。用林则徐的话说:“儿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儿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财,益增其过。”“儿孙自有儿孙福”,如此,才能真正安度晚年。
殊不知,人生要拿得起放得下,老了学会“放下”,学会“舍得”,学会“不执着”。就要学会做减法,你的痛苦会减少,你的快乐会增加;你的疾病会减少,你的健康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