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扶贫成效明显,老百姓反映好,感谢亲人解放军和运管干部的帮扶。”11月2日,城步苗族自治县蒋坊乡大同村党支部书记匡安定发自肺腑的话语道出了全体村民的心声。在当天的“三述三评三公开”会议现场,邵阳军分区、市运管处结对帮扶人员的述职赢得了村民们的认同,在群众测评中优秀率达100%。
2018年,大同村由邵阳军分区和市运管处开展驻村帮扶工作。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各项工作均按计划得到落实,村里贫穷落后面貌得到逐步改变。
落实责任抓脱贫
在邵阳军分区领导看来,落实精准扶贫,党委机关首先要当好“总舵手”。邵阳军分区党委主动作为,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党委工程、“一把手”工程,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坚持主官主抓,通过党委会、专题会、交班会,定期分析脱贫攻坚形势,部署工作任务。军政主官带头推动,军分区主要领导多次到大同村调研指导,对驻村帮扶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同时要求每一位有结对帮扶任务的干部拿出帮扶措施,定期与帮扶对象进行联络,跟踪了解。军分区党委先后3次组织全体有帮扶任务的人员进行集体走访,真正形成了党委领导主抓、机关处室合力、人人都有责任的工作格局,确保扶贫工作有人管有人抓。
真情实意帮脱贫
“确定了大同村水利灌溉、村组道路等5类14个基础项目建设,争取帮扶资金、项目资金672万元,开支经费2.16万元为大同村小学146名学生购置书籍……”谈到为村民排忧解难、帮扶脱贫的事情,驻村工作队队长申邵斌如数家珍。
带着感情扶贫,把贫困户当成自己亲人,只有这样才能出真力,办真事,办好事。在每一名军分区和市运管处机关干部的心中,结对的帮扶对象就是他们的结对亲戚。
“老杨,您病情如何?现在在家还是在医院?……”11月2日,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主任向军华拨通电话关心地问到。杨兴有是向军华的帮扶对子,患有淋巴癌,妻子身体也一直不好,家庭负担沉重,负债10余万元。向军华把杨兴有当成自己的亲人,主动为他想办法,还通过微信朋友圈为其筹集资金,先后3次到医院了解病情。
“今年是乡亲们得实惠最多的一年,也是基础设施改善最快的一年,更是大家满意度提升最高的一年。”在“三述三评三公开”会议现场,蒋坊乡党委书记肖明伟的话印证了军分区官兵和运管干部的帮扶真情。
一年来,军分区和运管处主动作为,帮助72户农户完成危房改造,购置水轮泵4台、钢管50米,硬化水圳3.3公里,修建河堤0.8公里、拦河坝2处,硬化村组道路8.4公里,新修村组道路7公里,维修桥梁4座。实现了整村农户无危房、安全饮水,全面改善了生产生活基础条件。
创新模式促脱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军分区和运管处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开好不同的扶贫方子,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邵阳军分区和市运管处紧贴市场需求,立足村里实际,帮助村民大力发展产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协调湖南华诚生物有限公司与村里的红英罗汉果种植合作社等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发展规模农业产业,提供品种选种、技术指导、产品销售“一条龙”服务,帮助村民稳定增收。通过“公司+生态旅游+扶贫”模式,结合大同村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军分区和市运管处主要领导协调陕西新浪电子有限公司到大同村开展灯光亮化工程,帮助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脱贫致富。7月份还邀请农业专家给村民讲授农业科技知识,参加培训的贫困户有80余人次。同时,协调产业技术员送技术下乡20余人次,让科学知识成为脱贫致富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