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县域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小紫薯成了农民致富“果”
强力治砂 还一江清清夫夷水
邵阳县“八个一律”严控非洲猪瘟
“让群众脱贫致富是我的责任”
隆回县羊古坳镇市、县、镇人大代表开展集中调研活动
邵阳县辅警织网擒嫌犯
城步全力推进“两违”整治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1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群众脱贫致富是我的责任”
——记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驻村扶贫干部张乐
邵阳日报记者 杨敏华 通讯员 石颂军 华南阳
 

“张队长是个真扶贫、扶真贫的好干部,他不仅与我们同吃同住,还与我们贫困户同劳动。对我们的关心无微不至,真比亲人还亲……”11月10日,新邵县陈家坊镇三角塘村的村民们谈起该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张乐,个个赞不绝口。

今年40多岁的张乐,是市中级人民法院办公室主任,中等个子,黑黝黝的脸显得比50多岁的人还要苍老。他那粗糙而又布满老茧的双手,像一个地道的老农。

今年3月底,张乐来到三角塘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三角塘村土地贫瘠、产业单一,基础设施落后,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全村369户,1503人;贫困户88户,342人,贫困户占全村总户数、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多。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的好日子,是当地老百姓最大的心愿。

“以前三角塘村领导班子工作合力不强,各项工作都处于被动。张乐来后,短短几个月时间,村党支部面貌焕然一新。”陈家坊镇党委书记彭利感慨地说。

村领导班子的激活,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该村道路破烂不堪,出行不便。要想富,先修路,这是扶贫的重点。于是,张乐与队友一起,制定修路实施方案、征地、放线、招投标、建挡土墙、筑路基、修路面、跑资金、解决征地矛盾等,费尽了心血。不到3个月时间,一条长达2公里的村级主路和1.91公里的通组公路已全部硬化完成。

今年7月,村主道正在进行紧张的施工,张乐每天冒着高温酷暑战斗在工地上,抬石头、挑土,样样都干。一天,张乐的手指被石头砸破,鲜血直流,当时就痛得他晕倒在地。村民急忙把他送到医院,当医生给他处理好伤口、包扎完纱布,准备给他打吊针消毒时,他拔腿跑出医院返回工地。村民们劝他休息、去医院疗好伤再回工地,张乐却说:“你们冒着高温酷暑在工地干,我坐在家里能心安吗?”说着,他带着伤痛又与村民一起干起活来。

今年9月,正当杂交中稻收割时节,张乐连中秋节都没回家,连续一个星期帮贫困户抢收中稻。中秋节这天,由于气温高,加之前几个晚上在村部加班到深夜做扶贫资料,影响了睡眠,他在给一贫困户抢收稻谷时突然胃病复发,晕倒在打稻机上,村民马上将张乐送往医院治疗。该贫困户为了感谢张乐,买了水果去医院看他。张乐谢绝了,他说:“我是来为你们贫困户扶贫的,你花钱买东西给我,我这叫扶贫吗?”

产业兴村,产业富民,是村民致富的有效途径。可三角塘村致贫的主要原因是基础设施水平差,村里无产业,无一集体经济。为了弥补产业短板,张乐在充分分析村情的基础上,根据山地优势提出了“短、平、快”产业发展战略。他帮助贫困村民种植辣椒100亩、大棚蔬菜50亩,养殖鸡鸭3000只,这几项,贫困村民年人均收入可增收500元左右。其中贫困户汤欢林家养殖鸡鸭100余只,年收入上万元,人均收入可达2000多元;贫困户陈太平是中药材公司重点扶贫产业户,年收入达3200多元,加上其他养殖业、副业收入,全家收入达到1.69万元,人均纯收入达4098元,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今年该村种植了油菜300亩,人均可增收1000余元。“短、平、快”产业使村民尝到了增收的甜头。

同时,张乐还带领村党支部制定了村级集体经济破题方案,结合全村产业发展,准备在村里建一个扶贫工厂——制鞋厂,实现村民家门口就业。现已免费培训贫困村民100余名,这一产业可给贫困户村民每户每年增加收入1万元以上。随着产业的逐步落地,村民们发展致富的信心越来越足。

“来到三角塘村快8个月了,虽然扶贫成效不大,但我尽了力。我想,群众脱贫、走向富裕是我的责任。能做好扶贫工作,就是吃点苦、受点怨气、挨点骂,我也无怨无悔。”张乐如是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