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科技缔造实力 创新成就未来
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严明机构改革纪律要求​
市总工会举办母婴护理人才专场招聘会
市司法局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贫困户攀上了“贵太太”
火车站改扩建方案获批
市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全市供销系统前三季度经营向好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下一篇4 2018年11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缔造实力 创新成就未来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科技事业发展纪实
邵阳日报记者 贺旭艳 通讯员 易自然
 

改革使科技发展迎来了春天。40年砥砺奋进,邵阳科技工作经历了基础较好、逐渐滞后和后发赶超三个阶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邵阳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实力伴随经济发展同步壮大,为幸福新邵阳提供了重要支撑。

创新理念不断强化 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改革开放之初,邵阳的科技基础在全省颇具地位。湖南的第一台汽车、第一台洗衣机、第一台计算机就是在邵阳诞生的。市计算机厂的技术人员在全国排名前列,所生产的DJS-130计算机在上世纪80年代是全国最先进的计算机。随着沿海地区改革开放力度加大,邵阳科技工作渐渐滞后,一些大型军工企业迁走,人才资源往沿海地区流失。

2000年以后,我市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度日益提高,在人才培养、技术引进、企业支持等方面逐年加大力度,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强化理念创新,着力创新驱动发展。市委、市政府转变发展理念、优化顶层设计,产业布局和湘商产业园建设突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重点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企业。去年从国家、省里争取科技项目立项资金达6000万元。2017年我市研发经费投入达18.79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11%,仅次于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常德。企业对科技研发越来越重视,研发投入占比达到98%。

强化政策激励,完善创新体制机制。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我市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产学研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关于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建立健全了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2017年1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了《邵阳市“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财政对科技的支出逐年加大,市本级的科技经费5年间增长近两倍。

科技平台显著提质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大量引进科技人才,产学研合作得到推进。去年全市召开推进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暨科技奖励大会,21个项目100多名科技工作者获得市科技进步奖。12名院士、长江学者被聘请为邵阳市科技经济顾问。全市星火科技12396服务与农村农业信息化工作全面展开,建立了65个分布各县市区乡镇的农村农业信息化基层站点,完善了12396专家队伍。大力开展了农村科技人员基层创新、创业服务行动,2014年来共选派省市“三区”科技人才达到587人。今年5月在8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市成立了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助力邵阳扶贫攻坚。

科技部门不断强化责任担当,科技平台体系不断做强。现已创建了1家国家级和4家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家省级高新技术园区,获批了7家国家级星创天地和18家省级星创天地、4家省级众创空间,创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基地)10家、省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5个。组建了雪峰种业、宝东农牧、正骨医院等9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批准组建了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家、市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3个。今年我市首家省级高新区——隆回高新区正式挂牌。成功创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邵东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创新氛围越来越浓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今年我市首次开展创新创业大赛,共有107家企业和161个团队报名参赛,11个企业和6个团队在省决赛中获优胜奖。各项专利指标增长迅速。全市专利申请量由2012年的1218件增长到2017年的3194件,授权量由666件增长到1766件,有效发明年均增长49%。我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顺利通过验收,邵东县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县”,隆回县获批“省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科技成果转化进步明显。2012年以来,我市获得中国专利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和专利奖29项。成功申报湖南省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5个。市本级近五年在医药、化工、机电等领域实施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180余项,大力推广应用节油、节电等新技术80余项,研发新产品50余个。

创新驱动效应凸显,高质量发展成就突出

全市创新驱动效应凸显,持续增长的高新产业为邵阳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湘商产业园作为一个大的创新平台,突出了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一湖汽、中电彩虹玻璃、德沃普电气等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科技型企业落户邵阳,邵阳纺机、维克液压等一批传统企业加快转型升级释放创新活力。目前纳入高新技术统计范围的企业共529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113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18.5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2012年的24家增长到2017年的72家,增幅列全省三甲。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我市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优势产业升级遍地开花。通过实施科技部“富民强县”工程,推动邵阳县油茶、邵东玉竹、洞口雪峰蜜橘等产业发展;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雪峰虫草规模化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带动我市虫草新兴产业发展;实施省特色产业示范基地项目,推动南竹、金银花、铁皮石斛等产业发展;实施市本级项目,推动全色辣椒素提取、龙牙百合种球脱毒、崀丰脐橙延期采收等产业的技术进步。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4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成功获批,认定国家级农业“星创天地”7家,省级农业“星创天地”18家,总数排全省第一。建立了“湖南省果蔬清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农业科研平台。

经过不断后发赶超,邵阳品牌崭露头角。邵阳医药企业的甾体激素研发,市农科院的西瓜、甜瓜等,在全国颇具影响力。邵阳的蜜橘、茶叶等传统产业正铿锵崛起。邵东的玉竹、隆回的百合和金银花、新宁的铁皮石斛、七叶一枝花等产业,品牌效应凸显。在我省中药材全产业链项目布局中,邵阳排名第一。医疗行业成功打造了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甲状腺、妇科,市中心医院心血管科等省级临床医疗示范基地。重大项目全面开花。2012年至今,我市共争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省科技重大专项2项,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0项。今年我市共有3个项目入选省“5个100”中“100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作为后发地区,我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胆创新、开拓进取,为加快“二中心一枢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邵阳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