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交通银行(下称交行)发布2018年三季度业绩。前三季度,交行实现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人民币573.04亿元,同比增长5.30%。
交行管理层表示,2018年前三季度,交行得益于“增有效客户、增核心负债、增转型收入,降风险成本、降资本占用、降营运成本”(“三增三降”)重点工作的积极成效,集团经营效益、发展质量同步提升,智慧化转型取得积极成效。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人民币573.04亿元,同比增长5.30%。人均利润(年化)人民币85.13万元,同比增长7.76%。净经营收入重拾升势,同比增长5.14%。
净息差逐季向好。利息净收入自2017年以来首现正向拐点。报告期内,实现利息净收入951.75亿元,同比增幅2.44%。其中,三季度当季净利息收益率1.59%,环比提升14个基点。
成本控制不断增强。报告期内,集团成本收入比为31.49%,同比上升1.00%,较上半年增速(2.30%)收窄1.3个百分点。
风险类指标表现亮眼,稳健经营优势进一步凸显
“两逾”贷款低位再降。报告期末,减值贷款率1.49%,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逾期贷款、逾期90天以上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分别下降97.99亿元、111.88亿元。
拨备覆盖率稳中有升。报告期末,拨备覆盖率171.09%,较上年末大幅提升16.36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持续增强。
监管指标达标情况良好。报告期末,流动性覆盖率(法人口径)109.39%,资本充足率14.08%,均满足监管要求。
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并举,普惠金融欣欣向荣
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加大。报告期末,交行客户贷款余额(拨备前)达人民币48,520.4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2,727.92亿元,增幅5.96%。
普惠金融服务创新升级。研发推出商票快贴和快捷保理等创新业务,解决链属小微企业轻资产、无抵押物的担保难题;推出线上优贷通、线上税融通等标准化小额信贷产品。报告期末,普惠口径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22.42%,贷款客户数较上年末增加11,890户。
信用卡消费额突破2万亿。报告期末,信用卡在册卡量突破7,000万张,累计消费额突破2万亿元,同比增幅40.39%,位列行业第二。
深化改革步伐不断加快,金融科技赋能智慧化转型
人事改革激活发展“源动力”。打通专家型人才发展通道,组织完成全行首批60人一、二级专家集中评聘。创新推出职业经理人任期激励机制。启动面向基层员工的专项培训“菁英计划”,首期选拔110名优秀基层员工。
“新531”工程进入全面“施工期”。报告期内,进行及预研中的集团信息系统智慧化转型工程(“新531”工程)项目共计29个,将初步实现阶段性成果。
实施“线上为主,移动优先”的渠道转型策略。以手机银行为核心门户,深度布局理财社交和场景服务领域。业内首创手机银行金融产品续接和预约购买模式,到期客户AUM留存率超97%。交行手机银行项目获得“2018中国银行业创新先锋榜”殊荣。
展望四季度,交行管理层表示,将坚决落实中央“六稳”要求,继续抓好“三增三降”重点工作,确保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不减、风险防控基础持续加固、主要指标逐季向好,全力推进交通银行全年业绩飘红、高质量发展更上新台阶。 (据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