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助学、免费培训、就近就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站式”结算服务……今年来,隆回县精准施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老百姓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享有满满的获得感。
医改有突破 就医不再难
10月8日,隆回县桃洪镇雨山便民服务中心和码村曾女士在该县人民医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站式”结算服务窗口为其弟弟曾涛涛办理出院手续。曾涛涛两年前出车祸成了植物人,这次又因感染住了半个月院。他是村里的兜底贫困户,在县医院住院能报销百分之九十,自己缴费不到1000元。曾女士说,她在县城做生意,时间宝贵,在“一站式”结算服务窗口办妥弟弟的出院手续,除了排队只用了5分钟左右的时间,不像过去辗转多部门,劳时费力。 今年,隆回县率先实施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服务。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均设立贫困人口“一站式”结算服务窗口。贫困患者在县内医疗机构住院,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服务,出院时在医疗机构“一站式”结算服务窗口即时结算。今年截至8月底,该县贫困人口住院28744人次,通过“一站式”即时结算各类补助金额达10725.87万元。
医改惠民,推进“健康隆回”建设。该县建立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县域医疗共同体,对县内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106个病种实施按病种付费,以此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为切实改善农村就医条件,该县加快乡镇卫生院建设步伐,全面完成村级卫生室标准化改造,已建成26家基层医疗机构远程医疗功能室,实现城乡医疗资源共享、县乡医生对基层医院病人可开展联合诊断。与此同时,该县还开展家庭医师上门入户签约服务工作,截至7月底,该县已签约448172人,贫困人口签约率达84.6%。
教育补短板 就学不再难
荷香桥镇新民村向述长的女儿在该镇左家潭小学就读。今年开学,他在该镇农商银行查询到500元贫困助学款已到账后,露出憨厚的微笑。向述长家经济困难,他长年患病,妻子轻度智障,国家扶贫政策和贫困助学对于他这样的家庭无异于雪中送炭。
隆回县持续推进教育精准资助政策,惠及每一个贫困儿童。今年,该县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补助资金281.65万元,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教科书费。今年上半年,该县为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等27824名贫困生补助生活费1499万余元,补助教辅材料费224万余元。
今年,该县通过培养、安置免费师范生,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特岗教师等方式,补充教师1000多名,同时选派城镇优秀教师到边远乡镇对口支教,开展城区薄弱学校连校帮扶工作。近两年,该县完成了46所标准化学校和4所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改建了50所薄弱学校和公办学校D级危房,弥补教育短板和欠账。
在夯实基础教育的同时,该县致力发展职业教育,并以职校为依托,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近两年,该县职业中专面向贫困户开展电子电工、服装、园林花卉、养殖等送技术上门培训1600多次。
政府建平台 就业不再难
马建玉是桃洪镇寺山村人,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家庭条件不宽裕。为方便照顾孩子上学,她在政府引导下,来到家门口的兴昂鞋业有限公司就业,做鞋面缝制工作。这样,既方便照顾家庭,又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她对目前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很满足。
为促进就业,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线搭桥,今年已组织召开大型招聘会6场。其中,面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专场招聘会4场,吸引进场招聘企业58家,提供就业岗位11992个。通过招聘,该县17家园区企业新增员工94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78个。该县还介绍17名劳动力到湘潭高新区和浏阳蓝思科技等县外企业就业。
对于残疾人、低保对象、零就业家庭、城镇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隆回县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今年,该县针对家政、育婴、电脑、种植、养殖、中式面点等市场需求大、容易就业的项目开展培训2000多次。52岁的王桂华是该县有名的养蛙领军人。以前,她不懂技术,牛蛙存活率很低。后来,她参加隆回职业中专和华星职业学校的农民创业培训。在老师和养蛙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她的养殖知识逐渐增长,经验不断丰富,牛蛙存活率不断提高。如今,她的养殖基地达到800亩,覆盖冷水江、新晃等地。她还办起合作社,带领200名乡亲脱贫致富。
此外,该县积极培育就业扶贫基地、扶贫车间、创业示范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开发就业扶贫岗位,给予企业政策扶持,激励企业主动吸纳贫困劳动力,为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搭建优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