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经济
3上一版  下一版4
 
双清区税务局确保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9月份顺利运行
村官念“牛经” 助农“摘穷帽”
乡村观光游开启富民新起点
返乡当“牛倌” 变小富为众富
隆回县司门前镇实现茶叶栽培与生态旅游完美融合
切实提升纳税服务水平
创新“两小贷款” 支持实体经济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9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村官念“牛经” 助农“摘穷帽”

孙松水在基地给牛喂食。
 

邵阳日报记者 罗俊 通讯员 罗文期

“现在我有了工作,每月靠喂牛能领到2000多元的工资。”9月1日,新邵县小塘镇桂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孙规平告诉记者。

今年70岁的孙规平患有直肠癌,为了治病几乎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家庭经济困难。“身患重病,不能去外面打工,也不能干重体力活。”他说,正当他对生活一筹莫展之际,村“两委”干部找到他,帮他想办法出主意。

2014年,该村在外打拼的孙松水返乡创业,开办了一家肉牛养殖基地。后来经过村民选举,孙松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孙老(孙规平)家里负担重,我就让他来基地帮我养牛,一个月工资2000多元,这样他也能减轻家里的负担。”孙松水说,除了孙老,基地还吸纳了其他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帮助他们人均年增收1万元。

在孙松水的桂花三友肉牛养殖基地,120头肉牛将被销往娄底、怀化等地区。他说,自己创办企业不仅为了发家致富,更希望能通过产业带动村里的人脱贫致富,这才是他的长远目标。

“作为村支书,我深感身上的责任重大。我总是在想,能通过什么方法帮助村民富起来。”孙松水说,村里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发展种养业是最好的出路。

养殖基地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牛粪,孙松水将牛粪加工成有机肥,无偿送给村民改善土壤。他说:“有机肥生态环保,我计划在村里流转土地以有机肥作为肥料,种植蔬菜水果,扩大自己的创业规模,这样就能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了。”

此外,村“两委”还引进蔬菜种植公司,帮助贫困户与企业签订委托帮扶协议,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56户208人全部被纳入产业扶贫范围内。通过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和入股分红的形式,贫困户有了固定收入,生活越来越有保障。

“我们将因地制宜,大力开展产业帮扶,加强脱贫攻坚思想教育,鼓励村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扶贫与扶志同步结合进行,帮助贫困户摘掉‘穷帽子’。”孙松水说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