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随着气温升高,蚊虫活动越来越频繁,前几天的洪涝更是助长了蚊虫繁殖与生长的趋势。那么,夏天最常见的,也是人们最需要预防的蚊虫有哪些?不同的蚊虫又该如何分别预防?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科负责人袁弢表示,医学上把能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一般指人类疾病),危害、威胁人类健康的生物,称为病媒生物。夏季,一些昆虫通过接触、叮咬,以及污染水源、食物等从而使人体患病,因此可称其为病媒昆虫。常见的病媒昆虫有蚊子、苍蝇、跳蚤、隐翅虫等。由于这些病媒昆虫的种类不同,预防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蚊子:蚊子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虫类之一,主要活跃时间为4-11月,在城市中的主要繁衍地为阴沟、景观池、花盆底座积水、泡菜坛子的边沿用水等处。受生存环境的影响,蚊子体表可能携带多种病毒,有一定几率引发痢疾、黄热病等。要减少蚊子的滋生,首先要保持干燥、减少积水,或在积水中加入少量盐,破坏蚊子的繁殖与生存环境。防蚊可以选择化学、物理等多种方法。化学方法如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除蚊产品,物理方法有灭蚊灯、电子捕蚊器等。被蚊子咬后,市民可用风油精、清凉油或花露水涂抹患处。
苍蝇:苍蝇是重要的病媒昆虫之一,一般在4-11月繁衍较多。它不但骚扰人畜并通过体内外携带、传播多种病原体,而且苍蝇还有边吃边吐、边排泄的习性,苍蝇飞落到哪里,哪里的食物、食具就会受到细菌、病毒、虫卵的污染。日常生活中,花盆里施了未经充分发酵的肥料、未清理的宠物粪便、长时间不清理的垃圾等,都为苍蝇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日常生活中,市民要注意环境卫生,并通过安装纱窗、使用纱罩罩住食物等方式减少苍蝇的骚扰。此外,还可以使用粘苍蝇的苍蝇板、苍蝇条等来粘住苍蝇。
跳蚤:跳蚤是小型、无翅、善跳跃的寄生性昆虫,成虫通常生活在哺乳类动物身上,在生活中常寄生在宠物身上,易对人体造成伤害。跳蚤全年都有而且很难杀灭,被跳蚤咬后,患处往往呈连续性、线性症状。要预防跳蚤,市民可使用物理方法,如将贴身衣物进行煮煨,大件衣物、席子使用开水烫洗,然后在阳光下暴晒8-12个小时。如被跳蚤咬伤,可以用清凉油、风油精涂抹患处。
隐翅虫:隐翅虫本是野生虫种,生存在灌木丛等地,但因为城区的大面积开发建设,破坏了隐翅虫原本的生态环境,导致其从生存地开始扩散。由于隐翅虫具有向光性,当人们在晚上开灯且缺少防虫措施时,隐翅虫就会飞进房间。隐翅虫的体表绒毛带有毒性分泌物,如果接触人类皮肤,隐翅虫就会把分泌物留在皮肤上,导致皮肤出现水泡、出疹、过敏等现象,同时还伴有痒痛感。此时,可以使用激素类软膏对患处进行涂抹。如有强烈的痒痛感,则可用棉签按压涂抹进行缓解,切记不可抓破皮肤,否则容易导致患处溃烂,这就需要加服抗生素类药物,恢复周期一般为一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