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盛夏,我遇见她。
高一军训,她就站在我的旁边。那时的她,那么美好,清新、恬静,扎着马尾辫,从下到上都透露着阳光的气息。我喜欢她,喜欢她嘴角永远洋溢着的微笑,给人无限暖意。好像只要看到她,生活就充满阳光,是彩色的。
后来,她担任了我们班的学习委员。我们班是年级中数一数二的班级,班主任也是气压全场的年级主任。她能成为我们班的学习委员,真心不容易。她是一个超级外向而且也很大胆的姑娘,在竞选班干部那天,她特别积极地走上讲台自我推荐,一说起来便滔滔不绝。那时的我,真心佩服她,我那时还是相当害羞腼腆的新生。
有一次主题班会让我记忆深刻。主持人在讲台上激情四射地主持着班会,可讲台下的同学却在自顾自地学习着、讨论着,当然也包括我,丝毫没有积极参与的意思。她当时就很气愤,走到讲台上去,意味深长地讲了一番话。她说:“同学们,学会倾听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艺术。你们都是尖子生,优等生,你们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学习,可尊重别人难道就不重要了吗?”我的内心为之一震,我想,我错了。
那年盛夏,我与她告别。
总有些人,悄悄地来,默默地等,如灯照亮了我们的行程,温暖了我们的人生;更多的人,匆匆地出现,急急地走远,如流星,没有永恒,却有瞬间的光辉。
在人生的分岔路口,我选了文科,她读了理科,两人好像从此走上一条永远不会交叉的路。那个夏天,我哭了。我知道,以后的路再也不会有彼此的朝夕陪伴。我假装没关系,可内心却抑制不住地流泪。她说:“不管你走到哪里,我都是你坚强的后盾,只要你需要,我就会在你身边。”高二去新班级报到那天,她如约而至地出现,陪我走过一级级阶梯,陪我踏入新的班级,新的环境。我的心很舒坦,因为我知道她一直都在。
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极少看见她,心里不免有些落寞。直到再次看见她时,两人会心一笑。她张开臂膀,我像是看到了一个久别的老友,疯了似的跑过去,紧紧抱着她。没有太多言语,我想,真挚的语言不需要言语的修饰。我很想她,距离没有拉开我们的距离,距离果真产生美。
那年盛夏,我们奔走上各自的战场,追逐梦想。
她告诉我说:“毕淑敏曾说:‘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
我们在各自的漩涡里打着滚,被一次次挫折伤得体无完肤,却依然笑着说,没关系,我还行,不管碰到什么,我都会笑着走到最后。高三很累很苦,像炼狱,会迷茫,会失落,会痛苦,但那梦想却始终闪耀着,教你无论如何都不要放弃。
橘黄的路灯照射在她的脸上,很唯美。我握住了她的手,握得很紧很紧。朋友,珍重。在高考这条路上,我们都要坚持,做自己的英雄。
她说:“朋友,今天你我共聚一堂,但愿十年后,你我仍是老友,仍有机会,对你举杯,共叙浓浓情谊。”
(指导老师:肖东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