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茶,有人喜其香甜,有人厌其苦涩;于牡丹,有人赞其艳美,有人倦其雍容;于人生,有人享其繁华,有人叹其平庸。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感悟,同一个人对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境遇亦有着不同的感悟。历经红尘挫折后,著名作家张爱玲于《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感叹道:“每一个男子或许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米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粒朱砂痣。”
不错,在书里书外的感情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为得不到的便是最好的,而得到之后却又向往着另外一个。殊不知,往往是自己已经得到最好的一个了,那得不到的还不如自己当下所拥有的。也许,你只是因为被对方一时耀眼的光芒所吸引而看不到其内里的瑕疵。但绝对是,基于你丰富的想象,对方才走向完美。
作家薛冰家门口有一家包子铺,她常去那儿买包子吃。她如此描述:“他家的包子让我很享受,吃在胃里舒服,心里也舒服。”在跟先生吵架时,薛冰渐渐地就喜欢上了一句:“离婚,我宁肯嫁给门口卖包子的。”这不仅仅是气话,遇到情绪不好的时候,她竟向往着和包子哥一起生活了。于是,就带着一腔怨气去那里买包子,一看到包子哥满脸灿烂的微笑,心里头那股怨气就消散开了,竟觉得自己很幸福。所以,只要先生不在家,她的饭就全是包子了。可是,有一天去包子铺时,她仔细观察包子哥,突然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包子哥对她确实不错,整天都是满脸灿烂的笑容,可对他家夫人却总是皱着眉头在嘟囔。原来,包子哥的笑容是只给顾客的,并非给所有的人。正是那天,薛冰顿然开悟:“不要奢望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人,不是和他在一起就能够一切如意。这个世界和别人无关,别人只是我们生活中的助缘,是我们发现并阅读自己的镜子。当你真正放下了心中的索求,才会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
是啊,感情生活如此,其余日子何尝不是如此。当我们放下奢望,接受不完美,便会获得轻快和坦然;若不放下奢望,或将永远生活在失落和怨怼之中。既然都是为了可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又何不怀以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的澄碧心态面对这一切。站的高度不同,则人生态度不同。看待现实生活当努力摆脱著名学者朱光潜所描述的“凡所难求皆绝好,及能如愿便平常”那样一种心理魔咒,代之以“凡所难求皆平常,及能如愿是绝好”的平常心态,珍惜已然拥有的,并用心去体味个中之美。倘若如此,我们必定拓出自己美好的诗和远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