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大班额存在的根子在于教育发展不均衡,彻底消除大班额,必须要盘活存量抑制增量,做到优化教育结构,加大教育资源供给,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3月14日下午,洞口县副县长杨俐与该县教科局、财政局和有关乡镇(街道)党政负责人、相关学校负责人,一起就如何化解大班额问题进行研讨。
据介绍,近年来,洞口县按照“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城乡统筹”的原则,加大城乡校园建设和改造,创建义务教育合格学校146所,标准化教学点25个。县城城区及大集镇累计投入2.59亿元新建洞口思源实验学校,另扩建了文昌三小、洞口学校新平小学和高沙镇中心小学、山门镇中学等24所县城或集镇中小学校,新增学位1.1万余个。2017年,该县整合扶贫资源,把教育扩改资金集中向贫困山区倾斜,厚实了边远贫困山区学校的基础设施,改造后的双联完小等学校软硬件设施均已达到标准化学校水平,有效留住了当地生源。通过科学分流,全县大班额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但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大量涌入以及二孩政策的推行,大班额现象仍然存在。截至2017年秋季学期,洞口县公办义教阶段中小学校中,小学大于等于56人的大班额414个,其中大于等于66人的超大班额218个;初中有大班额373个,其中超大班额147个。消除大班额工作仍然任务艰巨。
为全力消除大班额,该县已制订完善消除大班额专项行动方案,严格控制办学规模,严格执行招生入学政策,加大教育项目建设力度,2018年规划投入1.85亿元,扩改洞口县芙蓉学校等11个缓解城镇大班额建设项目、23所标准化学校建设以及薄弱学校改造和贫困村学校建设项目。加快师资补员交流,全年拟招聘教师500名;实行“一镇一计、一校一策”,建立消除大班额和超大班额台账,拟出台大班额化解的行政问责办法,全面加大大班额的化解力度,确保到2018年底基本消除超大班额,2020年底基本消除大班额。(尹 冰 米赛男 黄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