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
3上一版  下一版4
 
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础更加厚实
有了二宝,大宝为何性情大变?
邵东县昭阳小学
教育短波
阅读,受益一生的能力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2018年3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阅读,受益一生的能力

中河街小学 周春花
 

2017年5月,在上海读大学的女儿给我发来微信:世界各国人均阅读量,据2016年统计犹太人年阅读64本,俄罗斯55本……而中国仅有4.35本。犹太人当孩子稍懂事时,几乎每一位母亲都会翻开《圣经》,滴上一滴蜂蜜让孩子去舔,让他们知道“书本是甜的”。母亲还会严肃地告诉孩子:书里藏着的是智慧,这要比钱和钻石贵重得多,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

2017年的教育关键词为智能、融合、资本、公益、能力。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全面培养,在教育中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个性潜能,已经比掌握知识和技能更加重要。学习力和思考力或将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核心价值。阅读——是培养学生学习力和思维力的重要步骤。

那么作为教师应该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把脉,一个有责任感的语文老师应该做学生阅读的点灯人。

要让“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成为学生的一种坚定信念,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

组织阅读的关键是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把书读通、读深、读活。阅读时教师重点做好阅读提示,寻找阅读“兴奋点”,引起学习、阅读的兴趣。让孩子带着问题去读书,同时引导学生多方面质疑、思考,达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开发思维,把书里的死知识读活。广泛开展读书讨论会,让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敏捷思维能力。

拓展阅读的空间、内容,每天用15-30分钟读读精彩的文章或片段,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感知和领悟能力。同时,在诵读基础上熟记背诵一些经典的语言材料。

语文课本教学时,尽力拓展语文学习内容。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以课文内容为核心,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之中、之后进行“牵引”学习,经常要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指导学生围绕课文阅读相关的文章,这样使得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互为补充,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如:在教授《杨柳》一文时,让学生了解丰子恺及其作品。先欣赏丰子恺漫画集中的《月上柳梢头》《春日游,杏花吹满头》等有关柳树的作品,再收集有关写柳树的诗词《咏柳》《村居》《渭城曲》及《杨柳枝词》等。这样,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更为透彻,同时也让学生扩大了视野,增加了积累。

一句话: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金钥匙,长久坚持,必将终生受益。

 
3上一篇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