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了六次残疾人代表大会,这一次我觉得开得最好!”肢残人士杨得生是市阳光家园残疾人托养中心的创办人,对于刚刚结束的市第六次残疾人代表大会,他满面笑容说起了三大感受:领导来得最齐,宣传做得最好,还有志愿者提供服务。
杨得生的会议印象恰巧反映出我市残疾人事业的三大特点:一是党委和政府对残疾人工作特别重视;二是社会对残疾人群体格外关爱;三是残疾人自强不息风采更盛。近年来,国家频频出台造福残疾人的政策措施,我市作为湖南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市,主动作为,创造条件,使残疾人工作走到了全省前列。配合此次大会,《邵阳晚报》刊出的特别报道《奋进》、残疾人代表提供的才艺表演、志愿者开展的全程服务等新亮点,无不展现出政府、社会和残疾人群体良性互动、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残疾人代表何忠诚在双清区当了多年的社区书记,现在是市和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一名社工。他说这次会议让他最为感动的是“一个不能少。”这句话来自市委书记龚文密的讲话,“切实帮助困难残疾人实现残有所靠、残有所乐、残有所为、残有所立、残有所尊,真正实现脱贫攻坚一个残疾人不能少。”长期和基层群众打交道的经历,使何忠诚深深体会到困难群众的需求。而“一个不能少”体现的不仅仅是社会公平,更是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深切关怀和责任担当。
水桶装水多少,由最短的木板决定;社会的文明进步,也得考量弱势群体的生存质量。残疾人事业的进步无疑是邵阳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水涨船高的集中体现。既有党委政府心系民生、积极作为的政治文明,又有社会各界关爱弱势群体、倡导公益慈善的社会文明;既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断提升的物质文明,也有自立自强、互帮互助、全民奋发向上的精神文明。新时代必将呈现新的文明,诚如此次会议强调的:“以更加负责的精神用心用情地工作”。那么获得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不仅仅是残疾人,还有我们生活在这个家园里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