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县级城市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生力军,人防疏散体系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好县城的人防疏散体系,具有重要的战备意义。
疏散理论体系要与时俱进。构建疏散体系,要兼顾平时防灾疏散的实际需要,把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纳入新的疏散理论体系中。一是理论上要适应新的城市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乡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人口疏散所依据的基本要素也发生了巨变,给两防一体化提出了挑战。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要加强现代疏散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从理论上掌握并适应现代城市疏散方法,在实践中完善理论。二是实施上要明了疏散原因的变化。现代疏散已经不仅仅是防范空袭,还有一些突发的应急情况、自然灾害等区域性灾难。三是操作上要应对新型导调指挥挑战。城市人口密度和城市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私人交通工具的大量使用,很可能导致疏散引导调度和指挥的失灵,使整体疏散效率急转直下,必须重新思考和解决。
场地道路建设要一专多能。现代疏散体系要具备双系统功能,并与城市化快速发展相匹配。一是城市规划要兼顾战备功能。以邵东县为例,已经建成了百富广场、昭阳公园等城区群众平时休闲、娱乐场所,在战时空袭或平时应急防灾情况下,可以作为临时疏散场地。新建城市小区建成了相当规模的地下防空室,城区新建城市主干道达到双向八车道,改建城市干道在双向六车道左右。这些场所、公园、防空地下室、城市主干道均兼顾战时防空疏散、应急防灾疏散的整体战备功能。二是交通枢纽要具备前瞻眼光。如邵东县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出城主干道非常发达,进出城的主要公路通道在双向六到八车道之间。三是防空防灾要做到居安思危。立足平时,利用疏散体系进行必要演练训练和宣传教育。训练演练可以结合利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和“11.1”全省人防警报试鸣日开展实际疏散演练,也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兵棋推演”,通过训练演练发现疏散体系及疏散方案中存在的问题。疏散演练的宣传教育,要抓经常、经常抓,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意识上做到居安思危。
建设管理保养要常抓不懈。疏散场地、道路、区域建设与管理是战时及平时防灾应急疏散的重要设施,平时就要强化建、加强管,使县城的疏散体系保持良好的战备状态。一是疏散体系建设要齐心协力。齐心协力抓好疏散体系建设,既是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人防部门做好军事斗争人防准备的迫切需要。二是疏散体系管理要齐抓共管。疏散体系分散于县城的各个区域,主管部门也不尽相同,各职能部门应切实加强管理。平时,涉及不同管理单位的设施、场地,要根据各自的职能区分经常检查,进行有效管理,让这些设施、场地平时发挥好服务民生、造福群众、拉动经济的良好功能;在战时或应急过程中,使之快速完成平战或应急转换。三是疏散体系保养要科学合理。依法依规对疏散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保养,更新相关设施,使防空地下室、广场、公园、城市交通干道等疏散体系保持良好状态,确保疏散体系发挥功能、服务社会经济建设、保持良好战备状态。县人防部门在强化监管的基础上,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通过平战结合的形式,让全县的防空地下室发挥良好的社会、经济、战备效益。
(作者单位:邵东县人防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