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治安环境更稳定
如今走在邵阳城区一些人流量集中的重要路口,市民都能看到路边停着一台黑色的移动警务车,旁边站着几名配戴装备的执勤民警,这让不少出行市民油然而生一种安全感。
去年9月30日,市公安局在市城区实行街面勤务运行机制改革。我市投入4300余万元在市区建成10个移动警务平台,每个平台配备移动警务车1辆、警车2辆、摩托车4台、警力30名,全天候实行“有警出警、无警巡逻”的巡防机制,并与武警武装联勤、保安夜间自行车巡逻队互联互通,整个市区形成以移动警务平台为中心的防控网,牢牢掌握了城区治安防控的主动权。这种“屯警街面、动中备勤”的处警模式,有力地震慑了违法犯罪,对稳定社会治安发挥了显著作用。为将市区警务模式向全市推广,去年12月28日,市公安局在全市9个县(市)共建成23个移动警务平台,实现县(市)城区移动警务平台全覆盖。移动警务平台及时接警处警,服务群众,成为群众身边的保护神。
今年春节期间,全市33个移动警务平台驻守的1000余名民警、辅警枕戈待旦,在群众报警后,“重点部位1分钟、中心城区3分钟、其他城区5分钟”快速出警,打击违法犯罪,服务人民群众。据统计,2月15日至20日,共出动警力4675人次,抓获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30名,处置各类警情716起,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春节。因此,他们被群众赋予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邵阳快警”。
市民素质大提升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民素质的提升极为关键。
去年,市文明委开展全市第五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最终评选出“见义勇为”“孝老爱亲”“助人为乐”“敬业奉献”“诚实守信”5个类别的10名道德模范。同时,市文明委还积极组织“邵阳好人”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中国好人蒋科、申旺、向长江,推荐钟杏月、郑亚明等20余人入选湖南好人榜。通过一系列的评选和道德模范巡讲活动,逐步形成道德典型不断涌现、榜样效应全面凸显、崇德向善深入人心的局面。
为全面提升市民思想道德素质,我市推动90%以上的社区建设了市民学校和法制学校,所有市级以上文明单位都设立了道德讲堂,市民学校全年授课近3000余堂次,参与群众10余万人次,市民文明素质得到普遍提升。行人乱闯红灯、翻越交通护栏,公共场所随意吸烟、街上乱扔垃圾等陋习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消失。
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在斑马线上搀扶老人、在车站帮助残障人士、在山区关爱留守儿童……如今,这样的文明新风在邵阳随处可见。
成绩代表过去,未来任重道远。跨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830万邵阳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定会在文明创建的征途上,展现新气象,争创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