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从“打好蓝天保卫战”到“打赢蓝天保卫战”,一字之变,表明了党中央治理大气污染的坚定决心。
为抓好十九大精神的贯彻落实,1月17日,我市召开“蓝天保卫战”动员大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文密向全市人民庄严承诺: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决战决胜的勇气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抓好大气污染防治,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打赢“蓝天保卫战”,既是立下的军令状,也是发出的总动员。号角再度吹响,我市相关部门合力攻坚,向源头防控发力,突出抓好工业废气污染、工地污染、机动车排气污染等突出大气环境问题,力促全市环境大气质量进一步好转。
控排污 环境监测精准化
“叮铃铃——”上月28日早上8时许,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接到市环境保护监察支队求助电话。不到10分钟,监测站的工作人员赶到现场,立马取样、分析。结果显示,当地一企业燃烧废弃物致污染指数超标,执法人员及时制止并给予了相应处罚。
“以往是企业污染信息经过信访举报等渠道转到环保部门,等执法人员抵达现场时,一手证据可能早已不复存在,甚至连污染都已经消除,出现了反应滞后、效率低下等问题。”市环境保护监察支队队长邓卫国说,“现在好了,有了高科技设备的投入,执法明明白白,一个也跑不了!”
近年来,为进一步完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体系,我市先后投入4000余万元,推动自动监测站改造升级,市区及各县市均建设了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并与省环保厅联网;建成市区水质自动监测站,各县市区的水质、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已合理设置,并按规范要求开展监测。环保基础设施的明显改善,推动了我市环境监测由粗放向精准转变,大大提高了监测效率。
从上月28日开始,我市各级环保部门对市区和周边4县管辖范围进行检查和督察,重点检查发电、水泥、化工、汽车4S店等涉气工业企业及燃煤锅炉的除尘、脱硫设施运行情况,加强对企业无组织排放的监管,加大砖瓦企业环境监管力度,加强对汽车制造、汽车修理、印染、家具和医药等排放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企业的监管。截至目前,共检查工业企业117家次,责令整改企业50家,对10家涉气工业企业进行了采样监测,对14家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立案查处。通过倒查污染源企业,推动了企业守法意识提升。
控尾气 加快淘汰“黄标车”
自2017年11月23日起,我市对以汽油为燃料、未达到国Ⅰ排放标准的机动车和以柴油为燃料、未达到国Ⅲ排放标准的高污染排放机动车(也称“黄标车”)实施交通限制通行措施,限行时间为全天,限行区域扩大至邵阳市行政区域内所有道路。
为加快推进老旧车辆及“黄标车”淘汰工作,我市严格按照省、市加快推进老旧车辆及“黄标车”淘汰工作的部署要求,精心组织,迅速行动。
据悉,为了加快我市“黄标车”淘汰进程,全市下拨1057万元补贴经费,鼓励市民提前淘汰“黄标车”。
在“黄标车”淘汰工作中,我市相关部门建立了信息共享与部门联动机制。交警、环保部门加强合作,利用相关单位提供的营运“黄标车”信息,对本辖区内的营运“黄标车”数据进行全面梳理,对尚未淘汰的营运“黄标车”进行逐一排查、登记,督促企业制定营运“黄标车”淘汰计划。同时,停止办理营运“黄标车”相关业务。凡是营运“黄标车”,其上线检测、二级维护、技术等级评定、转籍过户、证件换发等业务一律停止办理,年度审验时收回《道路运输证》,强制退出营运市场。
2017年,省下达我市淘汰“黄标车”任务为13152台。截至2017年12月15日,我市提前完成淘汰任务。
控扬尘 工地管理精细化
隆冬时节,建筑工地上工程建设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走进双清家苑的建筑工地,高标准洒水喷雾设施、空气质量全自动监测系统让人眼前一亮。工作人员密切关注着环保自动监测设备上的数据。现场负责人介绍:“根据这些曲线和参数,我们可实时控制扬尘,保障颗粒物排放不超标。”
全市“蓝天保卫战”动员大会召开后,市住建局迅速行动,加强建筑工地施工扬尘治理,科学谋划并制定了专门的工作方案,要求市区范围内所有在建工程工地,全面实现“四个百分百”,即:工地周围100%封闭围挡,裸露地面及土方100%覆盖,施工车辆出入口道路100%硬化,车辆冲洗设施100%到位。
同时,市住建局成立3个巡查督导组,对主城区所有在建工地开展日常巡查和整改督导。巡查督导组对所负责的工地巡查全覆盖,要求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建设单位必须足额支付扬尘防治费用;施工单位必须安装除尘雾炮机、车辆冲洗槽等设备并落实各项防治措施;监理单位发现扬尘防治问题,要上报建设单位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整改不到位、未达到整治标准的一律停工,待巡查督导组对照标准验收合格后方可复工。
“全市所有的建筑工地,凡达不到规范要求的,严格落实‘四个一律’,即:一律暂缓拨付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一律不许开工,一律停工整改,一律取消一切评先评优参评资格。”市住建局负责人表示。
通过一系列“组合拳”,我市施工现场扬尘污染得到初步遏制,建设工地扬尘治理取得初步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