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市委大门口,在众人的掌声中,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文密庄严宣布“邵阳市监察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察委员会主任邓广雁共同为市监察委员会揭牌。
市监察委员会的挂牌,标志着我市按照中央、省委确定的时间表、路线图,顺利完成了市县监察委员会组建工作。
党委扛起主体责任 种好“责任田”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市委切实主动担起主体责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严格按照中央、省委确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牢牢把握重要时间节点,认真制订工作方案,扎实做好组织实施工作,稳步推进改革试点各项工作。
去年11月14日,我市成立市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小组。去年12月8日,市委印发《邵阳市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对12个县(市)区的实施细则先后进行2次会审,确保层层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不走样、不跑偏。此外,根据改革进度,市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小组及时制定了主要工作任务流程等文件,坚持周调度周安排,分阶段推动改革任务落实。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文密亲自担任市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小组组长,切实担负起“施工队长”的责任。
从去年11月中旬开始,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市先后召开了五次市改革试点工作小组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中央、省委改革试点工作精神,听取市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推进情况汇报,专题研究部署我市改革试点工作,切实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市纪委则切实担起专责并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以“绣花”功夫精细“施工”,不断加强对县(市)区改革试点工作的督促指导。
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全方位参与下,我市形成了推进改革试点工作的强大合力。各县市区的改革工作,严格按照市委、市纪委的部署要求,全面落实,快速推进,确保了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推进全面融合 确保“1+1>2”
根据市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将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反渎职侵权、预防职务犯罪等相关机构、职能、人员转隶至监察委员会,实现机构、职能、人员上的全面融合。
转隶是推进改革试点的关键,而确保思想不乱又是做好转隶的关键。市纪委会同组织人事编制部门和市检察院,收集县(市)区检察院涉改部门的人员信息情况,建立台账并先后4次调查摸底。针对涉改部门个别同志“转换角色后有些不知所措”的迷茫感,市纪委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早摸清思想状况。
去年12月12日上午,市检察院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今天我到这里来是为了看一看我们检察院即将转隶的同志们,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尽管和我说。”为了坚定转隶干部理想信念、最大程度凝聚改革共识,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邓广雁来到市检察院找涉改干部逐个谈心谈话,听取他们的意见。(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