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1月17日发布关于《东航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使用规范》的公告,标志着东航率先按照中国民航局《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第五次修订、《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PED)使用评估指南》相关要求,正式形成东航的“落地细则”。
1月16日,中国民航局发布了《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PED)使用评估指南》,17日东航就发布关于《东航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使用规范》的公告,可谓是雷厉风行,落实迅速。
在国内的航班上,飞行前“请关闭手机”是乘客常听到并必须照做的话语,《中国民用航空法》还规定,在飞机上违规使用手机,属于“危及民用航空安全和秩序的非法干扰行为”。但是,在国外飞机上使用手机上网已经非常普遍。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和行为后果,让人们非常不解与不满。
现在,国内飞机上也可以玩手机了,小小禁令解除折射科技进步。玩手机会干扰航空信号,造成航空隐患,这是禁令施行多年的权威解释。然而,研究表示,手机信号对飞机造成谐波干扰的几率仅在百万分之一。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飞机制造水平逐渐提高,抗干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况且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因手机原因导致空难的确凿证据。
航班解除手机禁令凸显服务理念的转变。随着个人智能电子设备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交平台,社会公众对空中互联网体验及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PED),特别是手机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竞争激烈的广阔市场面前,各大航空公司不再保持着说一不二、不容置疑的垄断面孔,而是把提供优质服务、提升旅客出行体验作为工作目标,以顾客为本,提高运行效率,旅客可以体验空中社交通讯、视频通话、空中购物、等上网服务与全球领先的空中实时支付服务,中国民航空中乘机体验徐徐掀开崭新一页。
值得注意的是,东航公告也有一些细化措施与明确规定,如需打开手机飞行模式,关闭蜂窝移动通信功能。在低能见度飞行阶段等特殊情况下,或当飞行机组发现存在电子干扰并怀疑该干扰来自机上人员使用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时,有权要求关闭这些便携式电子设备等。
航班解除手机禁令标志多项进步。希望这种亲民务实的态度,从小小手机禁令的解除,辐射到整个航空系统乃至各行各业,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