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月18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2017年湘商产业园新建标准厂房60万㎡、续建108.48万㎡、投产125万㎡,新增签约企业170家、投产200家,实现产值140亿元、税收6.5亿元,在全省“135”工程三年综合评价考核中名列第一。湘商产业园已经成为我市中小微企业的孵化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主阵地、湘商创新创业的聚集区。
去年,全市湘商产业园建设围绕“新增签约企业150家、厂房使用率超过70%”目标,进一步落实招商主体责任,充分利用惠商政策,开展全方位跟踪服务,吸纳本地小微企业和行业协会企业入园培育孵化。同时,我市充分发挥异地商会、本地商会的“以商招商”作用,引导外地邵商资本、技术和人才回流;研究出台园区产业发展基金、落实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生产经营成本的政策措施,向省里争取园区建设奖补资金共计4.5亿元,为全市园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8年,全市将围绕千亿园区目标,高质量推进园区建设。支持邵阳经开区创建国家级经开区步伐,全面启动邵东经开区创建国家级经开区工作。同时,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全市所有省级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产。推进保税仓改革试点,建设一批保税仓、出口监管仓和进口商品交易展示中心。全市湘商产业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续建标准厂房45万㎡,新增投产企业100家,争取全年总产值达到150亿元,就业人数达到5万人。(杨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