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居住的是老旧小区,院子无物业,一楼门前都是荒草。同事范杰的父亲很是勤快,便将门前的荒草开辟出来,种上了花草。
每年开春到秋末,范杰家的门前都有花香,谁看见都会赞美。范杰的父亲七十余岁,身体健壮,一年四季,人们都能看到老人在那块地上满脸笑容地忙碌着。每年初春,老人开垦播种,等花草长出嫩芽,老人会一桶一桶提水灌溉。初夏,老人拿着剪刀给花草剪枝,有时手握锄头给花草松土。秋天,老人会在田间收集花籽草籽。即便到了冬天,老人也会经常翻翻地。
看到老人如此辛勤,我说:“范叔,别太累了。”范叔总会笑嘻嘻地说:“不累,我在活动筋骨呢。”
那年城市改造,我和范杰居住的这个老旧小区被拆除了,我们同时搬进了新建的楼房。新楼房,整个楼院实施统一规划,于是,老人无地可种花草了,很不适应。刚开始我还看到老人经常站在单元门前发呆,可不久就听说他病倒了,还住进了医院。
我去医院看望老人,范杰说:“我父亲的病是闲出来的,人闲了,心也就闲了,就产生了寂寞和孤独感,心情不舒畅就病倒了。”
医生说,老人没大碍,只是感冒,以后注意让老人要适当参加一些活动。
老人出院后,依然无事可做,还是三天两头的生病,这可急坏了范杰。
我们给范杰出主意,不妨带老人到小区里的老年活动室里转转,让老人下下象棋,练练书法或打个台球,这样老人就不会感觉无聊了。
这一招还真灵,老人很快喜欢上了象棋,每天吃过饭,便急急忙忙地去老年活动室。范杰笑着说:“爸,休息一会再去。”老人边走边说:“上午我和李老头下棋竟然多输了三盘,下午,我要把这个面子挽回来。”在老年活动室,老人不只下象棋,还练起了书法,有时高兴,还和其他老人捣一盘台球,真是其乐融融。
如今,十年过去了,老人已经八十四岁高龄了,依然身体健壮,人很精神,而且很少生病,每天依然惦记着去老年活动室和他的棋友厮杀几盘。
中国有句俗语:“懒作常短岁,繁忙多寿翁。”人若有事可做,才有益身体健康。心理学家也认为,老人有事可做可排除内心的寂寞与孤独感,还会让老人有成就感,从而达到身心愉悦。相反,如果老人无爱好无兴趣,整日无事可做,这样老人会产生寂寞和孤独感,觉得生活百无聊赖,于是会精神压抑,致使机体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紊乱,从而危害健康,易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