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财经
3上一版  下一版4
 
广场舞“+”出千亿市场规模
金融扶贫,助双龙腾飞
大病保险 扶贫帮困
“四个责任”筑牢“防火墙”
武冈逐步实现“商标富农”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1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融扶贫,助双龙腾飞

范海江(中国银行隆回支行)
 

在隆回县司门前镇双龙村建立金融扶贫服务站,是我生平第一次参与金融扶贫工作。建站当天,下着滂沱大雨,支行行长邹宗德带领我和支行帮扶组的其余成员,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踩着泥泞的小路来到了村里。透过雨雾,我看见村主任和好多村民早已在村口等候着。当邹行长与村主任的手紧握在一起时,村主任嘴里反复说的只有一句:你们来了,你们终于来了……

村委会办公环境很简陋,一张会议桌,两排座椅,瞬间让我们感受到村委办公条件的艰苦。艰苦的环境,毫不影响大家的工作热情。大家冒着大雨将“金融扶贫服务站”的工作牌匾悬挂在村委会的大门口。中国银行隆回支行金融扶贫工作在双龙村正式拉开了序幕。

金融精准扶贫的基础数据采集、建立贫困农户金融服务档案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邹行长将我行的八名员工分成四个小组。大家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深入82户贫困农户家中走访摸底,对农户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那天天公不作美,大雨倾盆,我想这可能是在考验我们的扶贫意志。大家穿行在雨中,泥巴裹满裤腿,一路上我们吃了不少的苦头。可当大家看到贫困农户家中家徒四壁,看到那摇摇欲坠的木房,望着那一双双淳朴、期盼的眼神,每位员工的心灵都深受震撼,觉得自己所经受的这一点苦痛是微不足道的,并深感我们的金融扶贫之路任重而道远!

有位住在半山腰的农户,房屋全是木质结构,屋内多处漏水,全家人穿的都是旧衣服,屋内也看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家庭条件困难,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家里喂养的一群鸭子。我们有几位同事就高价购买他的鸭子,给予该农户一点实际帮扶。在家中没有秤,大家就爽直地说:“不用称了,一百五十块钱一只吧。”到下午两时了,大家肚子开始“咕噜咕噜”叫起来,村主任说要请我们吃饭,我们谢绝了。邹行长的老家也是这个村子的,但父母都已八九十岁了,为了不给村委添麻烦,他前一天专门打电话要妹妹回娘家煮饭给我们吃。吃完饭后,我们又继续把还没有走访完的农户全部走到。回到县城时,已是晚上9时了。那天晚上,我睡得特别香。

后来几次去扶贫点,我是主动向支行帮扶组请命同去的,内心深处总想为双龙村的农户们做点什么,哪怕是不足挂齿的一点捐助、捐款,也算是尽了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吧!后续我们为村委会简陋的办公场所增添了几件新装备,配置了电脑、打印复印一体机,将金融扶贫宣讲资料上了架,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小卖部安装了中国银行的惠农POS机。我还有幸在村支部当了一回“老师”,教大家如何使用电脑和POS机,传播金融知识。有的农户收到旧的钱币,不知道是假钞还是由于洗了水,就拿到办公室让我们辨认;还有的农户拿着家里被老鼠咬烂的、被火烧缺角的钱币来询问能换多少钱,我们都耐心地为他们一一解答。有些残币我们就直接当场为他们兑换了,省去他们到县城银行兑换来回几十里的路程。上课时,好多村民都围拢来听,那真是一场接地气受欢迎的金融知识课啊。

扶贫中,我们得知有位农户准备在家发展养殖项目,为了解决农户的资金问题,我们带着资料上门开展入户宣传,给农户讲解政策、告知农户需要准备什么材料、贷款需要走哪些流程等等。一趟下来已经晚上十时了,回到县城已是半夜十二时多。而正是这种不畏艰辛、心系农户的工作精神,让我们与双龙村的群众建立了深厚友谊。金融扶贫服务站的建立为广大农户脱贫致富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我们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向桃洪镇荆枝村尾参合作社投放100万贷款,以此带动了一个村的尾参产业。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