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退休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九旬党员写下万字十九大学习笔记
湘竹广场舞队在爱莲广场表演舞蹈
我虽然老了……
新邵:退休老同志发余热
“空巢”老妈的幸福生活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下一篇4 2017年11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九旬党员写下万字十九大学习笔记

童中涵
 

在新邵,有这样一名老党员陈石铨,虽已是92岁高龄,但仍坚持每日学习党的最新理论并撰写学习心得。近日,他仔细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写下近万字学习笔记。

11月10日,当记者见到陈石铨老人时,他正在专心致志地做着记录。打开他的学习笔记本,记者看到陈老采取“自问自答”的方式进行学习,比如陈老对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为什么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并依据相关章节进行了详细探讨和解答。

“我作为一名老党员,就应该学懂、学透党中央的最新指示精神,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余热,向群众宣传好党的好政策。” 陈石铨老人告诉记者,他学习党中央的先进理论并非心血来潮,而是多年养成的习惯。“你看我的学习笔记本,总共提出了213个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我还只向自己发问了24个,其他的十万多字都是以前学习的成果。”陈老坦言,只要自己还写的动,就会继续做好党的十九大报告未学完章节的学习笔记。

“为什么我这么信仰共产党,对党的事业这么热心,这源自于我对党有着深厚的感情。”陈老打开了记忆的闸门,追忆起自己与共产党的不解之缘:解放前,陈石铨在老家新化教书,由于地主恶霸的欺凌只好前往郑州谋生。“开始我在郑州打工,后来工厂倒闭后我就四处找工作,当时是1948年底,郑州刚刚解放,我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被党组织感动。”陈老感言,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去求职,共产党像亲人一般地接待他,让身在异乡的他倍感温暖。“这跟我原来在旧社会见识的官僚作风完全不同,所以发自内心对共产党就有一种亲人的感觉。”陈老介绍,1949年年初他听从组织安排,返回老家开展地下工作,并于当年6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自此为党的事业倾注毕生精力,直到1991年光荣退休。

“锦鸡高唱满天红,明珠灿,岳峰雄,飞虹座座车如织,市场隆。小康梦,正圆融。”陈石铨老人在《家乡好·大美新邵》诗词中这样盛赞第二故乡新邵的变化。“我身体还好,嘴巴还能讲,手还能写作,我就要通过自己的手去写,嘴巴去讲,传播正能量,宣传好党的方针政策。”陈老感慨道。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