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3日至15日,我们学校的十几个同学组成了一支“远征军”,进行了一次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基诺族的游学之旅。对于很多的城市学生来说,乡村基本是陌生的。就我个人而言,虽然有过不少“上山下乡”的经历,但这么漫长的山居岁月还是第一次。
我们知道云南是一个不平凡的地区,比如1944年的松山战役就发生在云南境内。我从一本书上读到,中国军队在松山战役中全歼日本军队,这是一次辉煌的胜利。可惜,这一次我们不是去吊唁抗日先烈,而是去考察一个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基诺族。
我也算是云南的一个老住客了,像昆明、丽江等城市我都非常熟悉。老爸特意带我去看过西南联大旧址。而且云南的少数民族我知道的也不少,比如说彝族、傣族、藏族、阿瓦族、景颇族……基诺族居然在1979年6月份才被认定为中国的第56个少数民族,可说是民族大花园里最年轻的一朵,也是中国规模最小的一个少数民族。
大多数基诺族目前生活在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其余的则散落在基诺乡附近的山区之中。知道“基诺”含义的人也寥寥无几,它指的是“尊重舅舅的民族”或“跟在舅舅后面的民族”。在当地的基诺族博物馆,我看到了基诺山一带的地形示意图。它看上去像被污染了的海洋,因为“海水”是绿色的,而且还“漂浮”着“沉淀物”。
这些天,我们坐了当地的“颠颠拖拉机”——我之所以给它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它没有安装减震器,再加上我们常常用它走山路,很多人包括我的屁股都被颠麻了。
罗非鱼,是一道在那边我吃过的最好吃的菜之一。而且我们还钓过这种鱼,就在离我们住处不远的一座山里面。池塘的水是土黄色的,鱼非常难钓到,我和我的同学都是请了当地的居民帮我们钓到的。于是,中午就吃上了香甜可口的烤罗非鱼,当然,是不放调料的“原装版”。
在这之前,我有了一次非常痛快的经历——丛林穿越!其实是当地居民们每一天都会来采集野菜的一片原始丛林。这个地方非常像贝尔·格里尔斯所去过的那片中国原始丛林,但它不是。老师给我们发放了“解放鞋”,这种鞋非常紧凑,是为这次穿越而特意准备的。我们冒雨跨过“热巧克力”河,爬上“抹茶巧克力冰淇凌”,还遇见了贩卖“蓝毛巾”(一种毛毛虫)的小卖部(那个地方很多)。最终,我损失了大脚趾的指甲。好在,当我写这篇游记的时候,它已经逐渐恢复了。
在经过了这些不寻常的经历后,我知道了基诺族主要以农业和种茶为生。这次旅行让我们明显地感受到基诺族人的风俗和情怀,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古老的民族可以繁衍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很喜欢当地人,因为他们热情友好,没有邪念或者贪污腐败现象。
令我惊讶的是,在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的情况下,基诺族却依然保持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这带给我们很多感动,也让我们思考——人类该怎样和大自然相处?弱小民族的明天会怎样?我们每一个城市的学生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这次漫长而又短暂的旅行给了我非常多的收获——勇气、坚韧、耐心、团结、奉献、刻苦,还有我身上被叮的100多个蚊子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