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注重工作创新 推进工作落实
落实落细责任 抓紧抓准工作
以高度的责任担当推进工作
我市部署公职人员参与涉矿等经营性活动整治工作
稻客到苗乡帮助村民收割稻谷
八个县市文化馆有了流动文化车
文化滋养魅力新邵阳
邵东县投资1.9亿元改造城区建设路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9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滋养魅力新邵阳

 

(上接一版)

2013年1月,市人民政府与省体育产业集团正式签订市体育中心项目战略框架协议,启动市体育中心项目建设。省体育产业集团公司充分发挥项目策划、投融资、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运营等方面的优势,支持市体育中心体育场、游泳馆等大型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市政府大力支持省体育产业集团公司在邵阳的开发建设,在项目申报上优先予以立项,提供具体优惠政策,搭建互惠共赢合作平台。市体育中心主体建设工程为“两场三馆一体校”,即体育场、全民健身广场、体育馆、标准游泳馆、综合训练馆以及体育运动学校。该项目于2013年8月开工建设,总投资约15亿元。目前正在加紧施工,以迎接2018年全省运动会在我市举行。

2015年12月,市委深改组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国有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和国有文化资源整合重组,分别组建邵阳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市广播电视集团和市电影集团。邵阳日报社盘活资产在邵阳大道新建传媒产业中心,第一期建设报业大厦和彩印中心已经完工。邵阳日报社、邵阳报业传媒集团实行一体化运行的改革方案今年6月经市委深改组研究同意,正在按程序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文艺院团通过转企改制,理顺了体制机制,激发了发展创造活力。“改革后,员工们的收入提高了,留住了人才,增强了凝聚力!”说起改革,省祁剧保护传承中心主任刘登雄眼睛里满是藏不住的兴奋。改革前的省祁剧院位于市区东风路,只有2.9亩地,一栋四层楼的房子,排练和活动场地十分局促。通过产权置换,祁剧院的面积扩大了近5倍。2012年4月,省祁剧院、市花鼓剧团和市歌舞剧团三家市直国有文艺院团进行转企改制,省祁剧院更名为湖南省祁剧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改革为祁剧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焦裕禄》《魏源》《岳飞》等一大批闪烁着时代精神的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李三娘》《王化买父》拍成戏曲电影,《梦蝶》《目连救母》先后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和体制改革政策的不断完善,涌现出了一批民间文艺团体。现年42岁的李鲜群个人筹资80万元置办了服装道具、航空舞台、灯光音响等演出设备,于2015年7月恢复成立了邵东县清云祁剧团,勇敢地闯向市场。如今,该团每年在县内外演出400余场,每到一处深受戏迷们追捧。

近年来,我市积极争取文化产业引导资金支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合力破解中小文化企业融资难题,大力扶持文化企业发展,推动我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比如市区的宝庆号工艺美术品有限公司该公司获评2016年度湖南省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今年8月获得省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一次性奖励50万元。

目前,全市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宝庆号工艺美术品雕刻新城、邵东金华湘印刷包装产业园、蓝印花布生产保护基地等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浙江宾王集团、广东中旅集团等大型文化企业落户邵阳,本土培育的永吉纸品、湘东彩印、华夏工艺美术等民营企业成长为文化市场的重要主体。数据显示,2016年全市文化和创意产业增加值达到70.85亿元,占GDP比重达4.66%,增加值增速13.66%,文化创意产业规模企业达146家。

在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东风里,一座洋溢着时尚活力的文化之城正崛起于资江之滨。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