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西游记》,觉得孙悟空在开头一段时间太过“自由”了,他被压在五行山下,也是应该的。自由向来不是绝对的,它必定有个限度。一个人若有了绝对的自由,那便是疯狂。
隋朝因炀帝而亡,是由于他的荒淫无道,而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隋炀帝太过“自由”。他既无法律的约束,又无敢于“逆龙鳞”的大臣劝阻,最终,那种“自由”导致他与他的政权毁于一旦。相反,唐太宗则没有给自己太多的“自由”,他以人为镜,以法律和道德约束自己,于是“一人正而万人敬”,因而赢来“贞观之治”,名垂青史。可见,自由不是意味着随心所欲,自由意味着责任和担当。若滥用自由,也终将会失去自由。
在网络普及的今天,很多人喜欢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言论,这固然是好事,但有些人却不顾道德和法律,笔无遮拦,在网上散布违宪、违法、违道德的言论,还振振有词地说是自己的“言论自由”。这种人已经完全不懂得自由的含义,他们以为的自由便是以他们为中心的信口开河,以为凡是自己能做的都属于自己的自由,毫不顾及他人感受。可他们不懂得,“一个公民的自由是以另一个公民的自由为界限的”;他们在盲目扩大自己的自由时,却已侵犯了他人的自由。这种人必将受到道德的谴责或法律的制裁。
现在有些人提倡给儿童更多的自由,不要有太多的限制。这本意是好的,但过度地给予“自由”,带来的却是一系列问题:在博物馆内追逐打闹,乱碰展品;在公园里随意给动物喂食;在电影院里不顾旁人大喊大叫……这一系列的“熊孩子”带来的问题的后面,真正的罪魁祸首便是那过度的“自由”。有人说这是孩子的天性,不应多加以制止。但若让这种天性盲目地发展下去,实际上是亵渎文明,纵容野蛮,最后带来的,很可能是犯罪。
是的,自由是有限度的,绝对的自由将不再是自由。自由不等于放纵。自由应是一个能使自己顺利成长、充分发挥能力的机会,而不是为所欲为的借口。真正的自由,是有限制的自由,与正义互为表里,一旦割裂,两者都会失去。
自由只存在于束缚之中。
没有堤岸,哪有江河奔流?没有轨道,哪有火车奔驰?正确地理解神圣的自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