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方特之行,令我刻骨铭心非过山车等刺激类项目莫属。失重与离心的快感仅有一瞬,但“化蝶传说”表演的魅力却如花之余香,久久不散,沁人心脾。
“化蝶传说”是利用“虚拟成像”技术与真人表演重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我早对梁祝的爱情有耳闻,但不清楚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而这个表演,恰恰给了我了解的机会。
随着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响起,节目开始了。满天的落花随风卷动,色彩缤纷,真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在这短短二十分钟的时间里,给我带来的震撼,却是真的不可名状,感觉发生的故事就在眼前。
整个故事最精彩的部分在“化蝶”之时,也是最能体现梁祝之间坚贞不渝的爱情时刻:
祝英台在出嫁之时,只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到梁山伯的墓前看看。在墓前,梁山伯的灵魂好似出现了,祝英台满怀希望地冲上前去,却只能拥抱到一片虚无。身着嫁衣的祝英台匍匐在冰冷的墓碑上痛苦地哭泣。此时忽然天降惊雷,直劈向英台,尔后墓碑与英台都被一点点的瓦解,卷入了龙卷风之中。风停之后,梁山伯与祝英台竟互相牵着双手,飘在空中。下一刻,花瓣铺天盖地出现,在落花雨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幻化成蝴蝶,一为蓝蝶,一为红蝶。它们翩动灵巧的双翅,嬉戏着向远方飞去……
看完这段场景后,我是笑着流泪的。而在百感交集之时,我也不禁暗想,好像真正的爱情极难得到。像梁祝这样能横亘生死的爱更是屈指可数。爱情真的那么难得么?当这样想时,我认识到了一个问题,梁祝之间的爱情故事之所以惊天地泣鬼神,正是因为它是一个悲剧。若梁山伯与祝英台真的幸福在一起了,他们的故事便失去了流芳千古的魅力了。这或许说明了真爱不一定要轰轰烈烈,那种看似朴实无华的小日子才是爱情的升华——幸福。我想梁祝二人是宁肯平淡度过一生,也不愿发生这样横亘千年的爱情故事。
我想真正的爱情是一种纯粹的感情,它与情欲无关。要说它由何而产生,这还真不好说,爱便爱了,还真没什么原因,若真要搜肠刮肚找个原因,反倒值得怀疑了。这样的爱才是纯洁的,因为没有物质上的原因,有的只是两颗心的共鸣,梁祝便是最好的例子。
我反对以纯粹的物质为基础的婚姻,这样的婚姻没有爱情可言,更不可能有幸福。但若完全抛弃物质,只有爱情的种子,它也永远无法长成幸福的大树。当你连肚子都填不饱时,也很难有什么心思去抒发“忆君心似东流水,日夜东流无歇时”的感慨了。梁山伯与祝英台悲剧的原因之一便是梁山伯实在太穷了。祝英台的父亲也希望女儿以后能生活得好一些,才把她许给了太守的儿子。现在好不容易是个自由恋爱的好时代,要是因为这个原因被未来的岳父扫地出门就有点丢脸了。
古来重情之人,苏东坡可算一个,“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之语,便是最有力的证据。李清照亦可算一个,“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她与丈夫相爱的结晶之句。柳永么,可算半个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从中也可看出此句应出自重情人之手,只可惜不够专一。从古流传下来的情事多为悲剧,或正验证了泰戈尔所说的:“生命因为失去的爱而变得更加富有。”爱情看似远离了他们,却又转为另一种力量充实着他们。由此可见,爱的力量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无论是在强度还是在广度上。
我现在之所以能够冷静地谈爱情,只是因为它还没有降临于我身上。若它在很久的未来之后降临时,我也只会奋不顾身的去爱了,到时我也只能叹: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