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楼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房地产“白银时代”,并购凶猛!
“水泡房子” 最好重新安装线路
人均住房40.8平方米,你达标没?
租客遇上“黑中介” 一不小心“被网贷”
所建物业只租不售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7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租房高峰期又出诈骗新手段
租客遇上“黑中介” 一不小心“被网贷”

 

​进入七八月份,迎来每年租房的最高峰期,耍着花样噱头的租房骗局也集中爆发。反诈骗专家提醒租房客,缴纳房租要通过正规渠道,一定要小心“被网贷”骗局。

刘先生就是租房“被网贷”的受害者。不久前,他在北京一家小型房屋中介公司“押一付三”租了一间房。但仅仅住了几天,另一家房屋管理公司就以收购原中介公司为名,要求刘先生重签租房合同,并提供身份证和银行卡信息,而房租缴纳得通过一个第三方APP支付。随后,刘先生却发现,所谓缴纳房租的APP实际上是一个分期贷款的APP。

原来,中介所谓的“公司被收购”根本就是自导自演的骗局。他们以“扣押金”“换门锁”和“降低房租”“押一付一”“免服务费”等方式威逼利诱刘先生重新签合同,就是为了骗取刘先生的身份证和银行卡信息,进而利用这些信息在网贷平台办理贷款。刘先生在骗子要求的APP上按月支付房租,实际上就是在给骗子还贷款。

针对“被网贷”等租房诈骗,反诈骗专家刘洋提醒广大租房客注意:第一,要通过正规房屋中介机构寻找房源,不可偏信非法中介便宜、服务费低等诱惑;第二,签订租房合同时一定要明确支付方式和支付金额,规定违约责任;第三,当中介组织索要身份证、银行卡等个人信息时,一定要明确其可使用范围,必要时签订额外的信息保密协议;第四,不慎遭受诈骗后要及时报警,使用合法手段维权。

(据《北京晚报》)

网上租房类欺诈调查:

九成受骗者看房前就交钱

7月11日,58同城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网上租房被骗者,92%的人是在没有见到房东或看到出租房屋之前就提前给欺诈者打了款,人均被骗约为2560元。

报告还通过用户的举报内容进行了分析,发现租房类欺诈的主要手段是编造虚假房源,比如通过伪造的房产证与身份证博取租房者信任,随后以人不在本地、身体不便、家庭对出租房屋有争议等为由,要求事主先交定金、房租,从而骗取非法利益。

从具体欺诈手段来看,92%的欺诈者通过网络在异地实施诈骗。其中,约85%的欺诈实施者,通过购买与诈骗地手机号码归属地相同的“黑卡”手机号码,伪装成本地交易麻痹受害者。值得注意的是,其中,170虚拟运营商的号段占比超过61%。

至于如何防范相关的诈骗?工作人员建议,要格外注意以下几点:1.在切实见到房子与房东之前,拒绝因任何理由交纳任何“定金”或者“租金”;2.在正式签订租房合同之前,可以多向小区物业、周围的邻居进行询问,确认房东本人的真实身份与租房提供者的身份是否一致。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