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双清区火车站乡集仙村组织活动中心内,前任村党支部书记姚喜雄正在给支部全体党员上党课,同时为大家解答日常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今年3月,姚喜雄为期25年的“支书”生涯正式结束了,但为了村里的事业,这位身材瘦小的老党员又挑起了村监督委员会主任的“重任”,负责财务、人事等各项村务的监督工作。
今年67岁的姚喜雄担任过村妇联主任和村里的“赤脚医生”,她于1990年入党,1992年1月出任集仙村支部书记。“刚开始我是不想当支书的,当时胆子比较小。”姚喜雄说,她最初当村支书完全是“赶鸭子上架”。
一开始,有人质疑:女同志来当村支书,工作能干好吗?姚喜雄没有回应这句话,但是她干工作更加“拼”了。担任村支书二十多年来,集仙村实现了组组通路,山塘水库完成了整修,20多个大型项目、企业成功落户该村。
而这一切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姚喜雄二十多年来无怨无悔的努力和付出。2013年,市政府推行的无安置地货币化安置征地拆迁试点项目九兴控股兴昂鞋业要“落户”集仙村,姚喜雄因公受伤,但仍坚持带伤每天工作到深夜2时多,该村创造了“15天征地390亩、20天迁坟1100座、30天拆迁房屋53栋”的征拆效率。一个月内,拆迁工作全部完成,项目得以成功落地。
姚喜雄说:“谁说女子不如男?我这个人最要强,当了村支书,就一定要把工作干好。”村集体资产从零发展到近5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1.9万元,这是她交出的“答卷”。
卸任村支书后,村里大事她依旧视为己任。在姚喜雄的协助下,今年集仙村顺利完成换届工作。
“工作上扎扎实实,经济上清清白白。”姚喜雄在执行监督工作时要求村干部们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要绝对忠诚,这也是她践行了二十多年的理念。她一直牢记二十五年前初上任时一名老党员的叮嘱:只有作风过硬,经济上清清白白,才能做好基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