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楼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一二线城市楼市“内冷外热”
湖南房地产投资增速创近3年新高
阳光里: 在江北慢生活
中心城区将实行现房销售
“绿色陷阱”多 小心被“套路”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下一篇4 2017年6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退烧”明显疯狂不再 溢出效应炒热周边
一二线城市楼市“内冷外热”

 

楼市已经历连续三个月的高强度调控,从最初的限购、限贷,紧接着的限价、限售,再到一线城市的全面限商,房地产市场热度在“五限”下大幅降温。但需注意的是,由于下降并不是自发性调整,住房价格依然坚挺,且因“溢出”效应,热点城市周边地区成为替代的“投资标的”,导致该类城市同时面临“控房价”和“去库存”难题。

一二线城市楼市渐“退烧”

自去年9月底以来,热点城市相继发布楼市调控政策,以抑制此前疯狂的房地产市场。虽然在此后一段时间,政策确实取得了效果,但这种效果并没有十分明显地抑制春节过后的又一波热炒,为此,以北京“3·17”新政为首的新一轮全国范围内的调控再次袭来,从目前市场交易情况来看,楼市“退烧”明显。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均连续8个月回落,5月份比4月份分别回落2.2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分别连续6个月和4个月回落,5月份比4月份分别回落0.8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分析认为,整体来看,当前楼市调控政策已呈现出“限购、限贷、限价、限售、限商”的“五位一体”严控状态。目前受到购房成本提升、交易周期拉长等因素影响,成交量已受到掣肘,出现持续低迷,而成交量的下行也将在后续引导房价进入平稳周期。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市场研究院统计,6月1日至6月20日,北京全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共网签1246套,环比下降32%,同比下降53.6%;二手住宅共网签5843套,环比下降18.6%。

事实上,除前期最为瞩目的北京房价、成交量出现明显下滑外,全国范围内的楼市降温已在大部分城市开始显现。上海易居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6月1日至15日期间,其检测的全国50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减少12%,同比减少23%。要注意的是,一线、二线、三线城市成交量在6月上旬均出现环比、同比双下跌的局面。

热点城市周边成“香饽饽”

5月底,临近端午时节,湖北地级市咸宁的楼市热闹非凡。房企提前造势,游子开始返乡,难以在武汉买房的购房者们快速向周边溢出。

安徽六安也因合肥的火热以及限购,其房地产市场逐步升温,销售量屡创新高。

近两年大热的郑州更是因都市圈因素影响,其周边县市楼市纷纷开启大热模式。洛阳方面,作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加上洛阳地铁、自贸区等因素的影响,洛阳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爆,部分楼盘出现量价齐升状态。开封方面,房地产市场从成交到开发投资,均进入快车道。新乡方面,1至4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2.51亿元,同比增长12.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11位。

除了郑州都市圈周边,今年1至4月,扬州市商品房销售面积296.94万平方米,同比增加54.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79.78万平方米,同比增加51.8%。

随着购房者的溢出,部分一二线热点城市周边的三四线城市成交快速上涨,去化加速。有报告显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计算,全国住房存量4月同比下降16.2%,是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月度降幅。其中,对11个三四线城市的调查中,住房存量4月更是平均同比减少22.4%。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一二线城市房地产降温态势持续,宜昌、蚌埠、北海、湛江、九江、济宁、扬州、金华等热点周边三四线城市领涨全国。其中,5月宜昌新房价格同比涨幅达到10.7%,创下今年以来的新高。

(据《经济参考报》《中国经济周刊》)

中行预计:下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整体将降温

中国银行6月28日发布的最新经济金融展望报告预计,下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整体将降温。

中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发布的这份季度报告认为,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将保持从严基调,在因城施策前提下,除限购、限贷外,会更加重视增加土地供应等供给端政策的调控。

整体而言,预计下半年中国房地产销售增速继续回落,房价涨幅整体放缓,融资环境会进一步收紧。

分析指出,今年下半年,受较严调控政策影响,中国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房价涨幅将继续放缓,部分城市房价还可能有所下跌。非限购地区中,前期涨幅较低、具有较好经济社会基础的二线城市房价将继续上升;而库存较高的三、四线城市由于供给充足,房价趋于稳定。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